要符合“黄金一小时”原则,运送病人的速度也很重要。胡富民告诉记者,马里兰大学创伤医学中心平均每年收治8500个病人,其中25%是直升机运送来的。该医学中心配备了12架直升机,免费运送伤员。直升机的高额开销,来自马里兰州居民每年的汽车牌照缴费。
那么,我国有创伤中心的医院是否有必要配备直升机?胡教授认为,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他所在的医院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驾车从马里兰州的最东端驶到最西端,需要四小时,不符合“黄金一小时”原则。因此,是否配备直升机,要看该医院所“管辖”的地区是否足够大。其次,民用直升机的使用需要一套机制来保障,包括救护车将伤员送到直升机可着陆的地点,以及警方的配合。
德勃雷:楼房抗震能力是生命第一保障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德勃雷教授是第一位进入灾区救援的西方人。他曾任法国社会发展与合作部部长,目前在中国担任东方医院名誉院长,中法泌尿外科中心主任参与过阿尔及利亚、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的灾难救援,。2008年6月初,他和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带队的国内应急救援队一起,率领一支法国医疗队进入德阳,开展人道主义救援,并将生活用品和书籍发放给灾民。
“在我参与过的国际救援中,中国政府组织的救援工作在所有国家中是做得最好的。”德勃雷说,“有些国家在自然灾害发生后,灾区就处于瘫痪状态,国际救援队必须进入那里。而汶川地震发生后,说实话,国际救援只是‘点缀’。”
从拿破仑时代开始,法国的灾难救援就遵循按伤员的伤重程度而非社会地位进行分流转院的原则。让德勃雷感到高兴的是,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医疗人员遵循的也是这一原则。此外,中国政府的灾民安置、包括心理治疗在内的医疗急救、军用直升机的运送工作也令他印象深刻。
德勃雷认为,汶川大地震五年后,中国的灾难医学水平一定有了进一步提升。与灾难医学相比,德勃雷更关注中国楼房的抗震能力。“当时,我们在灾区看到很多房屋整体倒塌了,如果没有倒塌,死伤人数一定会大幅减少。所以,我希望中国人能造出更坚固的房屋,这是地震来临时减少伤亡的首要保障。”(通讯员:李静 孙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