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精神病属于遗传因素引起的一种精神障碍,相对罕见,但并不属于常见的先天性疾病,相对比较少见。临床上认为先天性精神病主要包括苯丙酮尿症、多动症、精神分裂症、神经母细胞瘤、分裂型人格障碍等。
1、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患者身体里面的酪氨酸羟化酶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其变成了酪氨酸酶的活性优势,因此患者在生长发育期就会出现异常表现,比如小儿时会出现智力发育迟缓、语言障碍、小脑畸形等,成年后会出现行为异常、社交障碍等症状;
2、多动症:也属于常见的先天性精神病,患者生长发育时会出现过度精神运动的情况,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情绪激动、焦虑等;
3、精神分裂症:可能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原因导致,患者会出现幻觉、思维混乱、思想异常等症状;
4、神经母细胞瘤:通常是由未成熟的神经细胞组成的肿瘤,也属于先天性精神病的一种,可能在妊娠期或出生时就存在,发病与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病毒感染等有关,神经母细胞瘤会导致产后婴幼儿出现精神衰退、人格改变等;
5、分裂型人格障碍:也属于典型的先天性精神病,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等共同作用会导致患者出现人格改变、情感障碍、思维障碍等情况。
此外,还包括较少见的强迫症、妄想性障碍、老年性痴呆、智力发育障碍、神经发育障碍等。由于先天性精神病的种类较多,发病机制和致病原因尚不明确,所以先天性精神病通常是比较难治的。建议先天性精神病患者及时到医院精神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