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中年女性的压力越来越大,各种病症也随之而来。据有关资料统计,乳腺增生、抑郁症、偏头痛、腰背痛和胆结石是中年女性最易患的五种疾病。医学专家介绍,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消除中年女性易患疾病的最佳办法。
一、肺部感染
由于中年人的解剖生理特点,膈肌、肋间肌与腹肌有所萎缩、肌张力降低、脊柱退行性变化而弯曲度增加,加上呼吸器官的衰老,纤毛运动减弱等,容易导致肺部感染,如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等。
所以中年人的肺部感染不能忽视,要尽早采取增强呼吸道抵抗能力的措施,可以预防或延缓呼吸器官的衰变,预防中年人易患肺炎的办法有:
1、净化环境。戒烟和禁烟是预防肺炎的有力措施之一。因周围空气污染及长期吸烟可刺激响应吸道,使气管、支气管纤毛受到损害降低了防病能力。
2、经常摄取富含维生素A和E、B2的食物。多吃糙米饭、胡萝卜、莴苣等食物,保护呼吸道粘膜、增强抗病能力。
3、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练气功、调节呼吸、尽量利用横膈肌的呼吸运动,增加肺活量,能使支气管肌肉松弛,提高呼吸道纤毛清除能力,以免细菌生长繁殖。
4、逐渐锻炼用冷水洗脸,或冷水淋浴,避免感冒,增强机体抵抗力。
二、抑郁症
据统计每10位男性中就有1位可能患有抑郁;而女性则每5位中就有1位患有抑郁。发病原因主要是受到心理社会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影响。
心理社会因素是指受到重大负面事件的影响,如人际关系、亲友亡故、经济损失等;而现代社会新出现的离婚、婚外恋、下岗、性骚扰等也都是导致抑郁症的主因。
预防要点:尽量减轻负担特别是思想负担,学会调节情绪,生活张弛有度,多与他人接触,及时倾吐心中积郁,并且多运动。
三、心血管疾病
1、高血压在中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据统计40——49岁发病率为14.62%,60岁以上为45.7%,按世界卫生组织统计70岁以上老人发病率为50%。患病人群中90%属原发性高血压与家族遗传因素有关,10%是由于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引起,称继发性高血压。该病危害性大,常易并发糖尿病、高脂血症、中风、心肌梗死等症。
2、中风(即急性脑血管病)按病变性质可分出血性中风(脑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中风(脑血栓形成、脑梗死)。对中年人来说,中风的危害性远超过癌症,是造成中年死亡的罪魁祸首。
近年来,由于CT和核磁共振的广泛应用,可明确脑部病变部位及性质,对中风的及时诊断有极大的帮助,但诊断明确后由于没有有效的治疗办法,因此重点应做好自我保健和防治。
3、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又称冠心病)主要临床表现:心绞痛,冠状动脉分支阻塞造成局部心肌梗死,如严重阻塞、大面积心肌坏死可引起心律紊乱→猝死,中年人如发现胸闷、心前区压迫感,有早搏都要引起重视,及时做心电图检查,以明确诊断。如有心绞痛发生,可采用揿压至阳穴,(位于背部第7-8胸椎之间棘突、二肩胛角下角相平处)按压3分钟即可缓解。如心绞痛不能缓解应立即送医院检查。
心血管疾患应重在预防,其措施有:
1、人群预防。要了解高血压、中风、心绞痛防治知识及定期健康普查。
2、注意合理饮食。低盐、高钙、低脂肪、低糖、高蛋白、高维生素类食物。
3、提倡健康生活方式。起床宜缓不宜急。因姿势突然改变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会突然眼前发黑昏倒,晨起饮水,用以稀释血液,防止血粘度增高,以免引起不测。排便要注意切忌腹压过猛,以免导致中风。
平时要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家务劳动、注意劳逸结合,心理平衡。
四、偏头痛
女性易发生偏头痛与体内雌激素减少密切相关。研究发现,月经期体内雌、孕激素水平下降,均可引起头痛。
临床表现:头痛呈搏动性,多半为一侧痛,有时可为双侧痛;多伴有恶心、呕吐,持续时间大约2-3小时;畏光、怕声音,运动和心理压力可使头痛加剧,有时出现语言与视觉障碍。
预防要点:避免精神紧张以及噪音和强光刺激,不吃酒类、巧克力、奶酪及含咖啡因的食物。发作时要在光线暗且安静的房间休息,有助于减轻症状。注意劳逸结合,多做慢跑、骑车、散步等有助于放松的活动,勿乱吃止痛药。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