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患者在调整生活方式、改善饮食结构、加强运动的基础上,酌情选用保肝、降脂、降糖及降压药物,将有助于控制这种“富贵病”。
近年来,脂肪肝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已成为发达地区和富裕阶层的常见病。在上海,脂肪肝的患病率高达15%,相当于每20个成年人里面,有3个人患脂肪肝。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脂肪肝仅仅是一种“富贵病”,甚至是亚健康,不痛不痒、无关紧要、可治可不治。其实不然。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脂肪肝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被医学界所认识:15%~20%的单纯性脂肪肝会在未来的5~10年内发展为脂肪性肝炎;30%~40%的脂肪肝性肝炎将通过肝纤维化进展为肝硬化,最终导致肝功能衰竭或肝细胞肝癌的发生;脂肪肝患者罹患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事件的概率比普通人群高得多,平均寿命也比普通人群短。可以说,防治脂肪肝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朋友患有脂肪肝,不妨仔细阅读下列文字,权威肝病专家的独到见解,定将使您获益匪浅。
1糖尿病“深藏不露”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合并Ⅱ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一种或多种代谢紊乱者,脂肪肝的患病率高(在Ⅱ型糖尿病患者中,脂肪肝患病率高达42%),发生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的可能性大;脂肪肝患者发生糖代谢异常的概率亦很高(21%~45%的脂肪肝患者合并糖尿病)。更值得一提的是,脂肪肝患者即使目前体重、血脂、血糖、血压均在正常范围,但日后发生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危险性亦大大增加。可以说,糖尿病与脂肪肝是一对“难兄难弟”,互为因果。脂肪肝是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和前期病变,糖尿病是脂肪肝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可能是导致其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助推器”。
防治重点:
脂肪肝患者常规查血糖,糖尿病患者常规查肝脏B超和肝功能。
一旦被确诊为脂肪肝,除需要明确脂肪肝的病因、了解脂肪肝对肝脏的损害程度之外,还应当及时查血糖,以明确是否合并存在糖代谢异常。需要提醒的是,由于不少脂肪肝患者仅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空腹血糖正常,若只查空腹血糖,将会漏诊一大批餐后血糖升高者。因此,脂肪肝患者应常规做糖耐量试验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以分别了解空腹、餐后血糖,以及最近一两个月内的血糖变化情况。一旦发现有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患者应立即接受治疗,争取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血糖正常的脂肪肝患者亦不能放松警惕,每3~6个月必须去医院复查一次空腹与餐后2小时血糖,以便早期发现问题,早期治疗。同样道理,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定期复查肝脏B超与肝功能,有助于早期发现脂肪肝,保护肝功能。
2病毒性肝炎“火上浇油”
全球有超过5亿的人口存在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慢性感染。其中,50%以上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在中国,慢性丙肝病毒感染在我国亦不少见。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西化及体力活动的减少,由肥胖所致的脂肪肝越来越多。脂肪变的肝脏是个既不称职,又极其脆弱的器官,极易受到药物、工业毒物、酒精、缺血等因素的伤害。最新研究发现,约30%的乙肝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脂肪变,脂肪肝可能是加重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组织损伤及导致其预后不良和抗病毒治疗应答差的危险因素之一。
防治重点:先治“胖肝”,再抗病毒。
很多临床医生认为,血清表面抗原阳性者一旦出现转氨酶持续增高,就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其实不然。乙肝合并脂肪肝患者出现转氨酶异常和肝炎活动时,应仔细判断其原因。当肝脏损伤乃脂肪肝所致时,抗病毒治疗常难以起效,治疗的关键在于戒酒、减肥、调整糖脂代谢紊乱及应用保肝药物(如易善复)。只有当转氨酶升高为免疫攻击所致时,才有必要进行抗病毒治疗。此外,大家还应该明确一个概念:没有病毒并不代表没有肝脏损伤,脂肪肝同样也会导致肝硬化乃至肝癌的发生。乙肝患者若只重视抗病毒治疗,而忽视脂肪肝的治疗,即便病毒被清除,也可能依然逃脱不了发生肝硬化、肝癌的命运。
尽管抗病毒治疗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非常重要,但对乙肝合并脂肪肝患者而言,不妨首先进行减肥、戒酒、改善胰岛素抵抗、纠正糖脂代谢紊乱及保肝治疗,随后再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成功的减肥可在不影响血清病毒滴度和亚型的情况下,显著改善这些患者的肝损伤。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