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28日,11月26日,由国家中药现代化(上海)创新中心、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和云南滇中新区管委会联合主办的“2016创新中药及植物药国际峰会”在昆明隆重召开。本届大会以“传承·融慧·创新”为主题,以推进中药与植物药的现代化、产业化和国际化为目标,为中药与植物药产业链上各环节的参与者提供了一个集创新、技术、市场、应用、信息于一体的交流合作平台。各级政府主管领导、行业专家、企业高管齐聚一堂,与近800位参会嘉宾共谋中医药产业发展与未来。
在27日“2016创新中药及植物药国际峰会”创新精英论坛上,云南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推进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云南省科学技术院副院长胡启相围绕“云南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之路”的主题和与会嘉宾做了交流和分享。
他认为,云南省发展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主要可分为四个部分:
前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医以并重,推动中西药和西医要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中医药包括推动大健康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从去年以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首次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等中医药发展的文件。因而,中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胡启相表示,在此条件下,云南也在思考,能做什么?怎么做?
产业发展优势、特色和基础
云南具有资源、区位、环境、文化、旅游等发展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的多重优势,主要体现在:自然资源和区位两个大的方面。
首先,在自然资源方面,云南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微生物王国”、“药材之乡”、“香料之都”、“生物基因宝库”的美誉,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民族文化最多姿多彩,生物资源、天然药物和民族医药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在中药资源种类6559种,占全国种类总数的51.4%,民族药资源2000多种,民间验方10000个。
其次,在区位优势方面,云南正处于中国经济圈、东南亚经济圈和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是中国连接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拥有面向三亚(东南亚、南亚、西亚)、肩挑两洋(太平洋、印度洋)、通江打海演变的独特区位优势。通过云南可以为全国提供基础,使得全国生物医药大健康的各种服务可以走向南亚、东南亚。
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胡启相看来,云南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
首先,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与医疗、养生、保健等产业融合度差,缺乏整体规划,已有的生物医药产业相关规划未得到很好落实,涉及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各部门之间尚未形成全省协同推进产业发展的合力。
其次,产业整体规模偏小,发展水平不高,配套体系不健全,缺少有影响力、吸引力的产业发展。
再者,研发创新能力不足,“政产学研金用”结合不紧密,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转化。
最后,支撑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行业领军人才少,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健康管理、健康服务等方面的人才缺乏。人才引进,培养机制不健全。产业发展与金融资本投入的接合不够,吸引产业投资、风险投资,开展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产业链龙头企业的能力不足够一,新企业培育成长的环境条件有待改善。
产业发展对策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胡启相从提出了相应的产业发展对策和措施。胡启相介绍,将结合医药和大健康的领域和方向,以及云南的优势,从六个方面来发展。争取到2017年,实现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主营业务增长。并将按照“147”的发展战略部署,以一个中心,服务全国、辐射东南亚、南亚的中心,成为特色鲜明的生物医药大健康的产品,成为国内外知名医疗康复服务基地,国际化生物医药大健康产品商贸基地。
第一,加强推进天然药物和健康产品优质原料基地建设。第一位是治疗,第二位是种源的研究,第三位是扶持产业。
第二,加快推进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品研发和生产基地建设。
第三,加快推进医疗养生服务基地建设,人力发展医疗服务业,积极发展特色诊疗业,加快发展康体保健业,打造一批知名的保健养生企业,促进发展运动健身产业。
第四,加快推进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品商贸基地建设,包括加强商贸流通实体市场建设,促进商贸企业与生产企业的合作,提高商贸流通业信息化水平,构建一批国际商贸合作平台。
胡启相强调,云南省委省政府还决定从“十三五”起,抓政策拓市场、抓创新强动力、抓联动促落实、抓投资促增长、抓招商促增量、抓宣传强品牌、抓统计强分析。进一步的挖掘、传承、提升、利用好云南优质资源,使云南好产品、好品牌、好企业、好服务得到进一步普及。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