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我们国家即使是外科医生,也有部分人对乳腺癌的早查早治认识不清,以为摸不到肿块就没事。其实,直径在1厘米以下的早期乳腺癌,常常无法触及,必须借助钼靶或B超来发现。由此导致部分患者耽误了早期治疗。此外,大部分妇女对乳腺癌的早查早治了解不多,很多患者在发现乳腺有可疑肿块时,却羞于启齿,直至肿块很大或者发现很久以后,才在家人催促下前来就医,而此时往往已属于晚期。在农村,情况可能会更加糟糕。因此,乳腺癌患者中晚期很多,此时多需要做根治手术。
其次,和医生观念有关。多数医生对保乳治疗等乳腺癌治疗的新理念、新技术尚未认识,习惯于传统的根治手术。如对乳腺癌手术还存在一些误区,普遍认为手术越大,治疗效果越彻底,而保乳手术并不是把整个乳腺组织切除,治疗效果一定没有切乳手术彻底。事实上,施行规范的保留乳房手术,其手术效果与传统切乳手术完全一样,同样能达到长期生存15-20年。还有不少医生害怕肿瘤复发率高,觉得如果做了保乳手术又经过整形隆乳的话,复发后处理起来相应比较麻烦,所以多直接一刀切除完事。
还有,则是来自患者方面的原因,如对保乳治疗知晓率低,很多病人也认为手术越大越彻底,越可以根治。而对保乳手术不放心,担心如果没有全部切除,肿瘤不能清理干净。我们在工作中就经常会遇到刚刚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面带惊恐疑虑的表情,恳求医生尽快为其施行手术,并且要求将乳房全部切掉,手术越大越好。还有的病人虽然想保住乳房,但在咨询后,还是会改变主意,要求行根治手术。殊不知,“根治”手术对乳腺癌并能不根治,即使没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病人行根治术后,仍有5%的病人局部复发,十年内30%的病人死于乳腺癌。因此根治是相对的,目前的根治手术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根治。 因此,乳癌是否根治并不取决于手术方式,而在于疾病分期的早晚及全身治疗是否有效和充分。另外,根治术和保乳手术对比,其上肢水肿和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远远高于保乳手术,显然无谓丧失一侧乳腺却得不到根治效果是不明智的。
值得提醒大家的是:目前在我国,一方面是对乳腺癌保乳治疗的新理念和新技术认识、推广非常不够;另一方面也有些医院对保留乳房治疗的适应症掌握不严,不具备保乳治疗条件,甚至连必要的检查诊断都不做,就盲目开展保乳治疗,这样做可能严重损害患者利益。因此,得了乳腺癌,一定要找乳腺癌专科医生治疗,才能获得真正规范合理的科学诊治。
越早,保乳效果越好
保乳术治疗效果不亚于根治术,那是不是所有的乳腺癌患者都可以接受保乳手术呢?不是的 ,首先,当然是 越早效果越好。 一般说来,保乳手术适应证主要有:
肿瘤大小 目前国内外无统一界定。多数研究者认为,对于肿瘤大小为3~5 cm、患者主观要求保乳的,术前应实施新辅助化疗,待肿瘤缩小至符合保乳指征后再实施保乳手术。
肿瘤位置 多数研究者认为,保乳手术应选择肿瘤距乳晕2~3 cm及以上的“周围型”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多数研究者认为,腋窝淋巴结转移不是保乳手术禁忌证,可选择淋巴结单个、活动、直径≤2 cm的较早期病例。
病灶数 保乳手术要求为单灶乳腺癌。多灶、多中心乳腺癌是保乳手术禁忌证。
此外,患者是否可接受放疗这是实施保乳手术的必要条件,因此合并胶原血管性疾病如硬皮病、活动性红斑狼疮的乳腺癌患者,因不能耐受放疗,而被列为保乳手术禁忌人群。
乳腺定期检查是早期发现乳腺癌惟一有效的方法,美国45岁以上妇女每年做一次乳腺检查。而国内的乳腺癌发现一般相对较晚,所以,需提高乳腺癌的定期检查意识,尽早发现乳腺癌。现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技术发展很快,综合一些先进的技术如数字钼靶等手段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肿瘤,甚至在触摸不到肿块时就可以发现乳腺癌,在省肿瘤医院能经常遇到这样的病例。建议有乳腺癌家族史者,高脂饮食、内分泌及生殖系统病史者、晚婚晚育及无哺乳者等高危人群更应加强检查力度。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