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来送锦旗的。”近日,一名患者家属两手抱着7面大锦旗和一封装裱精美的感谢信来到了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党委办公室。这位患者家属激动地和工作人员说,一定要把这些锦旗送到医护人员的手上,一定要向医院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这些感谢信和锦旗讲述了一个关于信任、关怀与治愈的医患故事。它们来自广西的何先生,他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找到了治愈多年顽疾的方法,并将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传递给了更多的人。
一、求助:十年长夜,终于迎来安眠
来自广西的何先生,曾饱受长达十多年的睡眠障碍折磨。2010年起,他的夜晚便被严重的打鼾声和张口呼吸所占据,白天则是无尽的疲惫和精神恍惚。2021年开始,何先生睡眠打鼾情况进一步加重,夜晚常常每隔一两个小时就会憋醒,还会觉得气促、胸闷。伴随着窒息般的恐惧和胸闷,何先生睡眠质量不断下降,夜夜多梦,白日则是一片混沌。这种状态严重地影响了他的生活质量,他四处奔波,去到了多家医院,被诊断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但是尝试多种治疗方式,甚至佩戴正压通气治疗仪,睡眠情况依然没有得到改善。
睡眠障碍困扰使何先生变得焦虑不安,甚至被诊断为轻度焦虑症与轻度抑郁症。“当时精神压力非常大,不知道自己患了什么疾病。每天晚上都是煎熬,每一次醒来都是意志的考验。”何先生回忆道。
直到2022年6月,命运的转机悄然降临。在朋友的引荐下,何先生来到了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科室带头人、暨南大学耳鼻喉头颈外科研究所所长于锋为何先生进行了全面的检查与诊疗。经过细致入微的检查,于锋教授判断何先生的病症不单单是因为双侧下鼻甲肥大引起,更是因为鼻中隔偏曲导致。
何先生在期待与忐忑中接受了鼻内镜下的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和双侧下鼻甲成形术。手术仅仅持续了两小时,却带他走出了缠绕了十多年的困境。术后三天,当何先生走出医院大门的那一刻,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与自由。多年来的困扰终于烟消云散,他重新找回了宁静安睡的感觉。
“手术后的那一刻,就像是经历了漫长的黑夜之后,终于迎来了第一缕温暖的晨光。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的医生护士把我从噩梦的泥潭中拯救了出来。”何先生的声音中充满了感激与喜悦。
二、信任:我把母亲也带来了
2024年6月,何先生发现住在老家的母亲出现了身体不适。近1年来,何先生母亲常常感到胸闷,特别是运动后,步行500米就觉得胸前又闷又胀,同时双腿常常觉得乏力,上楼梯爬坡的时候尤为严重,有时候还感到双腿麻木、冰冷。
何先生觉得母亲病情不能再拖延,他立即想起了为他解除多年困扰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我非常相信医院的医疗技术与服务,所以我把母亲也带来了。”何先生说道。他毫不犹豫地把母亲从广西接到广州,先后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血管内科、微创介入科住院治疗。
在心血管内科治疗期间,心血管中心主任李丽、心血管内科一区副主任李彪亲自问诊、详细检查,组织多科室会诊,并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何先生母亲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与多发下肢动脉狭窄。心血管科内科医护团队通过介入治疗,首先为何先生母亲解决了冠心病三支病变问题,将病变狭窄的心脏血管进行扩张打通。其后,何先生母亲又再次来到了医院微创介入科,科室主任杜德坤、医生陈庭威针对多发下肢动脉狭窄问题为其开展了介入治疗,手术后,下肢血流速度明显加快,小腿和足部血液灌注情况得到显著改善。
在母亲的这两次诊疗过程中,何先生再次深刻感受到了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医务人员的专业、负责,对病人的细心、爱心。“当我亲眼见证医生们在手术台上连续工作超过八个小时,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们对工作的热爱和对患者的负责。这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更加坚信,选择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是正确的决定。”
三、信任的传递:点亮更多的生命之光
医患关系的核心在于信任。这种信任促使患者愿意分享个人信息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同时也让医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良好的信任关系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这种医患信任在何先生的故事里不断地强化,也不断地传递。
基于对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医疗服务的满意与信任,在他的推荐下,妹夫以及三位朋友也相继来到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接受治疗,在医院医务团队的努力下,都取得了良好的康复效果。“我把最亲近的人都带到这里来了,虽然从广西到广州相距几百公里,但我知道这里有最好的医生和最温暖的关怀。”从求助医院到信任医院,何先生的话语中满满是对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的认同与赞誉。两广间的医患情谊,在这信任的力量里也愈发浓厚。
何先生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看病就医的经历,更展现了医患信任的力量。在这个故事中,医者仁心仁术、患者认同感激,医患同心、共筑健康。这份信任的力量,如同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医患之间的心灵,为我们传递着医患正能量。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