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镜是不少消化系统不适患者需要接受的检查项目,但其可能造成的疼痛和不适让不少想进行胃肠镜检查的患者望而生畏。近年来,随着无痛诊疗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无痛胃肠镜检查逐渐普及。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麻醉科团队用动画生动地展现在“美梦”中进行胃肠镜检查的全过程解密,不少人体验后直呼“患者之光”的无痛胃肠镜。
医患“双赢”的安全“美梦”,不会“变傻”更不会“上瘾”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麻醉科主任曹铭辉教授介绍,无痛胃肠镜是指在专业监护下,由麻醉医生通过静脉使用镇静、镇痛等药物,让患者在无意识状态下完成胃肠镜检查和治疗的过程。
对患者而言,无痛胃肠镜相当于“睡一觉” 就完成了检查和治疗,可显著缓解患者诊疗前焦虑、紧张等情绪,减少诊疗过程中的痛苦和不适,避免因紧张、痛苦而引起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循环波动及由此带来的风险。对于施行诊疗操作的医生而言,由于受检者处于麻醉状态,无肢体自主活动,可以更从容、细致、精准地观察或处理病变部位。
专家指出,无痛胃肠镜具有很高的安全性。麻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体重及身体状况用药。但由于个体差异,部分人会在麻醉过程中出现打鼾、呼吸减慢或停顿、血压及心率下降等情况,极少数人会出现药物过敏反应。发生异常情况时,麻醉医生会在监护仪的全程监测下第一时间发现并进行处理。
很多患者担心麻醉后人的记忆力、思考能力会下降,因而不选择无痛诊疗。曹铭辉教授指出,从国内外多年的临床实践来看,这种担忧是大可不必的。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无痛诊疗的麻醉药物均具有超短效、可逆性的特点,即麻醉药物会快速代谢、无残留,麻醉过后身体功能可以完全恢复。所以,所谓的“麻醉过后人会变傻,记忆力下降”,可能只是患者的心理作用。
此外,无痛胃肠镜检查中使用的镇静、镇痛药物成瘾性极低,且药物使用量少,即使短时间内多次使用也不会上瘾。
无痛诊疗前要进行评估,六类人群不适合进行无痛治疗
“我的身体状况能做无痛吗?”曹铭辉教授建议,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无痛胃肠镜。因此,患者在进行无痛胃肠镜前需要前往麻醉门诊进行全面的麻醉评估,通过了解身体状况包括既往病史、手术史、用药史、过敏史等,才能得出准确的评估。
对于存在以下情况者,专家建议慎用或禁用无痛:
1.有明确的麻醉药物过敏史;
2.严重鼾症及过度肥胖者;
3.气道高反应者(呼吸道感染、哮喘急性发作期等) ;
4.头颈部接受过放疗或张口困难者;
5.高血压、心脏病、心律失常、脑血管疾病等未经规范诊治、病情不稳定者;
6.严重呼吸功能障碍、肝肾功能受损者。
在进行麻醉评估前,患者要先进行心电图检查,并携带3个月以内的有效心电图检查结果,到麻醉门诊进行评估;如果有既往病史,还需携带之前的病历资料,以便麻醉医生进行详细评估。
全麻前须严格禁食禁水,停止给药后患者很快就能醒来
即将接受全麻检查的患者需要严格执行禁食禁水,具体时间可参照下表:
食物种类禁食时间
清饮类(清水、糖水、茶等)2小时以上
牛奶、配方奶等液体含乳制品6小时以上
淀粉类食物(面包、牛奶、馒头)6小时以上
油炸、含肉或脂肪类食物8小时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上午检查者要在检查前一晚上 8点后禁食,检查当天早上5点后禁水,检查当天早餐禁食、禁水。若不确定某一类食物能不能吃,建议患者不要食用,以免耽误检查时间。
在接受诊疗前,患者需要取下假牙、义齿及身上的贵重物品;尽量选择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并务必携带一位亲属陪同诊疗。
无痛诊疗的过程中使用的是静脉麻醉药,所以在麻醉前需要给患者留置静脉针。实施操作时,通过静脉针推注的麻醉药物起效极快,一般推注数秒后,患者就可以进入“梦乡”。麻醉医生会根据诊疗操作的刺激程度以及您的生命体征变化随时调整药物用量,保证麻醉深度,务求不惊扰患者的“美梦”。
诊疗结束后,麻醉医生会立即停止用药,由于药物代谢很快,大约5~10分钟,患者就能从睡梦中醒来。
麻醉后恶心、呕吐可“侧卧”,24小时内不开车不喝酒
麻醉过后,患者刚恢复意识时可能会有头晕、嗜睡的感觉。这种类似醉酒的状态一般持续约30分钟后可逐渐缓解,在此期间,患者需要保持平卧或静坐,若需更换衣服,务必在陪人搀扶下进行,以免跌倒受伤。
禁食禁水了这么久,麻醉后就可以吃东西了吗?专家指出,无痛胃肠镜结束后,无特殊情况者,一般2小时后可适量饮用清水,若饮水后无恶心呕吐等不适可进食易消化的粥或粉面等,无特殊情况的话第二天可正常饮食。若患者头晕较严重,或者有恶心、呕吐,需症状缓解后才能饮水进食。对于行胃肠镜检查者,若有息肉切除或病理活检,应根据医生指导进饮进食。
需要留意的是,麻醉后24小时内,患者不能开车或骑电动车,不可进行高空作业,不能喝酒。
(通讯员:黄睿、卢桠楠、胡楚文)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