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风湿免疫专科马剑达副主任医师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10月23日,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此时,天气渐寒,草木凋零,空气冷凝成霜,最怕受凉的关节部位就容易“闹情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风湿免疫专科马剑达副主任医师给保护关节,无痛过秋冬支招。
气温下降,“关节预报”准过天气预报?
赵阿姨(化名)是一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每年秋冬天气转凉,她就会特别害怕,因为本来不肿不痛的关节会突然僵硬和痛起来,预测什么时候降温比天气预报还要准……
关节为何如此“畏寒”?马剑达副主任医师指出,当气温下降时,关节周围的血管会发生收缩,导致血流减少,从而影响关节局部的营养供应。这种温度变化还会引发关节周围肌肉的收缩,使得关节活动受限,并产生僵硬感。此外,无论是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病,还是退行性的骨关节炎,患者通常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炎症,在气温降低时,患者的感觉神经会变得更为敏感,因此更容易感受到关节疼痛。寒冷天气还可能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不良影响,导致情绪低落和压力增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加重关节疼痛症状。
保护关节六步走,“老寒腿”们的秋冬必备攻略→
1.遵嘱用药
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病患者需要长期依赖药物治疗,且要保持药物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切忌自行停药。马剑达副主任医师提醒,药物是控制病情的关键,擅自停药,病情容易失控,许多病情反复且难以控制的患者,共同特点就是未能按照医嘱规范服药,在天气稳定时可能无异样,但天气一旦转冷,便会疼痛难忍。因此,只有严格遵医嘱服药,才能从根本上控制病情,无惧天气变化。
2.定期复诊
很多风湿病都属于慢性病,病情常常反复变化,因此需要定期复诊。复诊一方面是为了评估疾病的状况,如果病情稳定或好转,可适当减少用药;如果病情出现加重或复发,则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另一方面,复诊也是为了评估用药后是否产生了不良反应。很多患者总是担心长期服药的副作用,但实际上,在复诊时医生都会进行评估,如果确认没有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可以放心继续用药。
3.注意保暖
寒冷可能通过引起关节血管、肌肉、神经等变化加重关节疼痛,因此及时添衣保暖、避免受寒极为重要,尤其是要做好关节局部的保暖措施。温度较低时,可使用热水袋或电热毯,但应注意温度不宜过高。睡前可用温水泡脚,并轻柔按摩双脚,有助于放松肌肉,改善血液循环。此外,应尽量避免淋雨,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运动出汗后要及时更换汗湿衣服。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适宜,保持环境通风,以通气祛湿。
4.适当运动
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与毅力,有助于关节功能的改善和恢复,并预防肌肉萎缩。建议选择温和的有氧运动,如慢走、骑自行车、太极拳或八段锦等。运动前后需适当热身和拉伸,以感到身体舒适、微微出汗为宜,避免过度或长时间运动。秋冬季节干燥,人体易缺水,加上运动出汗,需及时补充水分。此外,关节痛时应先休息,待症状缓解后再恢复运动。
5.饮食调整
建议均衡膳食,适量食用奶制品、豆制品补钙,猪蹄、牛筋等富含胶原的食物补充胶原蛋白,以及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关节症状。同时,应减少辛辣、油腻、高糖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五花肉、含糖饮料的摄入,以免加重关节炎症状。此外,最好戒除吸烟、嗜酒等不良习惯。
6.情绪控制
霜降后,日照减少、气温下降,人易情绪低落、精力减退。可采取以下措施改善:①增加户外运动,多接触自然光,运动释放内啡肽,提升情绪;②保持社交活跃,常与家人朋友交流;③确保充足休息与睡眠,避免过度劳累;④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肌肉放松或太极;⑤少摄入咖啡因、酒精,以免影响情绪和睡眠;⑥情绪问题持续时,及时寻求心理健康专家帮助。
(通讯员:房诗婷、刘文琴、黄睿)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