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书记、心血管内科主任 王景峰 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副主任 陈样新 教授
多年因心衰而要每月住院的李先生终于能“好好睡觉”了,近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王景峰教授团队采用“两切口技术”为一名扩张性心肌病伴严重心衰患者植入“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手术全程耗时仅约1小时。
心衰多年,每月住院,他直言“活到老‘心累到老’”
“每天晚上睡到一半,就要坐起来喘口气,几乎每个月都要住院。”回忆起手术前的健康情况,55岁的心衰患者李先生有“道不尽的苦恼”。最近4个月以来,李先生心衰症状明显加重,走平路50米左右就气促得走不动,胸闷,纳差,恶心、干呕等症状也接踵而来。更令李先生崩溃的是,因为气促不适,每天晚上平躺3-4小时就需要坐起来喘气,而因为心衰急性加重,他也几乎每个月都要入院治疗。
辗转在三四家医院求医后,李先生近期又因为心衰加重并伴有频发的快频率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欠佳而转至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这样频繁的求医不仅让李先生感叹“活到老,‘心累到老’”。
入院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副主任陈样新教授为李先生进行了查体。陈样新教授指出,李先生的心脏明显增大,有心脏杂音,心律不齐。抽血结果显示,李先生的心衰指标非常高,彩超也进一步提示了其心脏显著增大,左室射血分数(LVEF)仅有14%——这提示患者的心衰非常严重。
针对这些情况,陈样新教授马上为李先生调整用药,经过强化的抗心衰治疗后,李先生的心功能出现了明显好转,“很久没这样好好睡觉了”,李先生表示。
陈样新教授指出,患有严重心衰并有多发快频率短阵室速的李先生是心脏性猝死极其高危的患者,已符合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的Ⅰ类适应症。在和李先生充分沟通后,李先生和家属决定进行“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植入。
用“二切口技术”解难题,仅用1小时就“快速解决战斗”
传统SICD植入术式是在左腋下、胸骨柄靠肋骨缘和胸骨柄上缘分别切开3个手术切口。然而,考虑到李先生病情重,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等病情特点,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决定采用“二切口”的方式完成这台特别的手术。
陈样新教授透露,“二切口”较传统的“三切口”来说,手术时间大大缩短,创伤显著减少,美观性也更好。
经过精密的手术方案讨论制定,陈样新教授在该院麻醉科王飞副教授的密切配合下,采用“二切口技术”成功为患者植入S-ICD,术程仅约1小时左右,大大地缩短了手术时间,“快速地解决了战斗”。
手术顺利完成后,李先生今后的心脏性猝死风险将大大减少,“再也没有那么担心这颗‘定时炸弹’了”,李先生表示。
患者X光检查示意图,红圈为切口大致位置
王景峰教授介绍,S-ICD无需经过血管通路进入心脏,仅通过皮下植入,避免了传统的经静脉ICD的导线故障风险,可减少静脉通路并发症,并减少对患者心功能及三尖瓣功能的潜在影响,且伤口位于腋下部位,更加隐蔽,不影响外观。另外,它还能接受1.5T核磁共振的全身扫描。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王景峰教授团队早在2016年就成功为患者植入S-ICD,是中国第一批S-ICD植入中心。团队陈样新教授、周淑娴教授、袁沃亮教授等也是国内首批S-ICD植入术者,并积极协助省内外多家中心开展S-ICD植入技术,陈样新教授也带领省内同行一起率先在华南地区采用“两切口技术”植入S-ICD。此次为严重心衰患者采用“两切口技术”植入S-ICD,在极大降低严重心衰患者猝死风险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两切口技术”在危重患者中的技术优势。
(通讯员:黄睿、张阳、林茂欢)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