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糖尿病有着患病率高,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这‘一高三低’的特点,防控形势异常严峻!”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科主任肖建中教授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科主任 肖建中教授
今年4月,由滕卫平教授牵头的一项最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根据ADA诊断标准,中国成年人总糖尿病患病率为12.8%,估计糖尿病患者总数为1.298亿(男性为7040万,女性为5940万);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35.2%。已诊断糖尿病患病率为6.0%,新诊断糖尿病患病率为6.8%,男性高于女性,随年龄升高而升高。糖尿病知晓率为43.3%,治疗率为49.0%,控制率为49.4%。
应对糖尿病急剧增高,必须做好“糖友”的健康管理
“为什么糖尿病患病率会急剧增高?主要源于生活方式的改变、体力劳动强度减少以及营养过剩、肥胖。遗传等因素。”肖建中教授说,“因为早期糖尿病没有什么症状,很多人没能得到及时诊断,并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即使是确诊以后,坚持规范治疗的人也不多,导致血糖达标率不高。为了做好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我们也是绞尽脑汁。”
为了更好地服务糖尿病患者,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设立了专职的糖尿病个案管理师,建立糖尿病个案管理护理工作室。纳入个案管理的患者,不仅接受医生的治疗,同时接受个案管理师的全程管理,包括评估、建立个案管理档案、制定个案管理计划、协调诊疗、追踪随访与管理质量评价。
数据显示,糖尿病个案管理护理工作室的建立,提高了糖尿病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提高了HbA1c检测率与控制良好率,降低了HbA1c控制不良率。2017-2019年糖尿病个案管理护理工作室开设以来收案的927例,与同期内未收案糖尿病患者比较,个案管理组HbA1c检测率、HbA1c控制良好率高于对照组,HbA1c控制不良率低于对照组(P<0.05)。
超过一半2型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
肖建中教授强调,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长期血糖增高,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并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据WHO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常见的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血管病变、糖尿病足等等,最可怕的则是糖尿病导致的心血管病变。
有研究显示,2017年,糖尿病引起全球400万例死亡,超过一半的2型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72%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和卒中的危险比普通人群高出2~4倍,同时寿命减少5~10年。心血管疾病已成为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并发症和首要致死原因。因此,在降糖同时,有效降低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核心目标。
SGLT-2抑制剂可帮助“糖友”降低心血管风险
肖建中教授指出,在循证医学证据推动下,糖尿病治疗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从过去的单纯降糖,到近年来的自我健康管理,通过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降压降脂等手段来控制糖尿病危险因素。尽管如此,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死亡率仍持续增加。随着降糖药物心血管安全研究的开展及证据的不断更新,能有效降低心血管风险的降糖药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最近,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中,在SGLT-2抑制剂的使用上进行了更新。“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或者心血管风险高危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论其糖化血红蛋白是否达标,只要没有禁忌症,都应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具有心血管获益证据的GLP-1受体激动剂或者SGLT2抑制剂。对于合并肾脏损害或者心衰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论其糖化血红蛋白是否达标,只要没有禁忌症就应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SGLT2抑制剂,合并慢性肾脏损害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不能使用SGLT2抑制剂,可考虑加用GLP-1受体激动剂。”肖建中教授表示。
研究显示,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3P-MACE,即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风险达14%,同时显著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达38%、全因死亡风险达32%、心衰住院风险达35%。
据了解,恩格列净作为被证实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的SGLT-2抑制剂,已经于去年11月进入我国医保,日治疗费用低于5元。药价的大大降低,极大地增加了药物的可负担性,这对广大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福音。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