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及老龄化的日益加速,中国居民健康需求也在不断升级,从关注“治已病”到重视“未病”,越来越多的人养成了定期体检的习惯。
但是,长期以来大型公立三甲医院门庭若市,各大检查科室大排长龙,等候两三天做B超,等候一两个星期做CT或磁共振检查已成为常态。
正是公立医疗检测市场存在供需不平衡,第三方检测机构应运而生。39健康走访了解到,目前我国第三方检测机构行业刚刚起步,是公立医疗服务的有益补充,但同时迫切需要国家政策给予大力支持。
国民医疗需求呈爆发式增长,一年医学影像就诊人次达75.4亿
广东省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主委、广州平安健康(检测)中心首席医疗官王全师从医三十五年,深切感受到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变化。
“过去老百姓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没有大病不上医院,现在经济条件和医疗条件大大改善,特别是医保广覆盖,老百姓对医疗需求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他表示,当口袋的钱充足了,人们会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只要身体不舒服就会想到上医院,并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每年定期体检,预防疾病。
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一年医学影像总就诊人次达75.4亿,临床需求不断增加。如此庞大的就诊人次,绝大部分都集中在二三级医院,尤其是大型三甲医院,面临着巨大的就诊压力。
第三方检测(影像)中心不断增多,尚处于发展初期
检验是医疗流程中的重要一环,目前我国各级医疗机构的检测能力相差较大。三甲大医院拥有完善的影像设备资源,不乏高精尖的检测设备,同时也拥有庞大的患者数量,产能负荷过重,一端是疲于应对的检验医师,另一端连接着长时间排队等待的患者。
反观基层医院,由于患者量有限,许多设备却常年处于闲置状态。同时因为基层缺乏先进的检查设备,患者不相信也不愿意在基层做检查,进一步加剧了患者在基层的流失。
2017年,国务院和国家卫计委先后发布了5条纲领性指导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建立影像、检验、病理、体检等第三方独立医疗机构。在政策的助力下,这几年我国第三方检测机构数量不断增长。
10月16日,在平安健康(检测)中心-广州中心开业暨平安健康(检测)中心医学影像高峰论坛上,39健康获悉,平安好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计划投资过百亿,在全国建立1000家平安健康(检测)中心,通过搭建共享医疗平台,与众多细分医疗领域内的医疗服务机构合作。目前,平安好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已在南昌、武汉、襄阳、合肥、重庆、沈阳、广州、厦门等多地,通过自建、共建、加盟、移动、托管等形式进行布局,落地544家检测中心。
王全师表示,第三方检测机构可以作为公立医院的有效补充,与公立医疗机构形成合力,从优化供给总量、优化供给结构、调整供给要素入手,补齐短板,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同时也为不具备条件的基层医院提供医疗资源,改善基层服务能力,提高基层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他指出,美国第三方独立影像中心的发展已有30年历史。公开数据显示,美国约7000家影像中心,医疗影像市场每年规模约1000亿美元,其中院外第三方独立医疗影像市场占据40%的份额。对比来看,国内第三方影像中心的发展仍旧处于早期阶段。
对此,平安健康(检测)中心在建立医学影像中心过程中通过影像诊断、医学检验和健康管理“三位一体”的逻辑来发展创新业态。同时以高自动化的流程设计和国际领先的精度管理,期望能够打造国内检验技术金标准,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平安健康(检测)中心凭借这一优势,积极调动多方资源,发挥自身在硬件设备、专家资源、管理经验等多方面的优势,支援武汉疫区核酸检测、移动CT影像检查、复工复产、科普宣传等一系列行动。
检测结果互通互认,需要多方推进
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不能提供治疗服务,如果检查检验结果无法获得医生的认可,将极大制约行业发展,也无法很好助力分级诊疗。检验检测与公立医院同质化,被认为是第三方检测机构生存发展的痛点之所在。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王全师回应说,任何一个新事物的成长都需要沉淀,需要积累,需要守住原则。第三方检测机构一定要保证检测质量,这是最基本的。他强调,“做了三十多年的医生,我们要做的就是守住底线,检测项目可以不做,但绝不能乱来,绝不可以坑人。”
获得同行认可的过程需要一定时间,他认为,以检测机构的医生个人品牌来获得同行信任是打开局面的必要手段,但是最主要的还是需要国家政策上的大力支持。
王全师表示,第三方检测市场前景非常可观,但医学检测技术水平和诊断水平是保障其医疗质量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第三方独立检测(影像)中心亟需像公立医院一样建立合理的医学人才队伍。
平安健康(检测)中心已组建由三甲医院权威专家和中青年骨干组成的专业医护团队,建立各专业学科专家委员会和名医门诊中心,从“医、教、研”等方面进行权威指导,为患者提供全面、高水准的健康检测服务。(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