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息肉变身大肿瘤,小九已经司空见惯了,且不说后台热烈留言的粉丝,身边就有几个长辈亲戚不幸因肠息肉导致肠癌的。
所以,胃肠外科医生经常会劝诫:珍惜生命,切除大肠息肉远离大肠癌!但是,肠息肉切掉就能“一劳永逸”了吗?
赵阿姨在六年前因为拉便血查出乙状结肠息肉,经切除活检发现是腺瘤样息肉。她以为切除了肠息肉,没再拉便血,以为万事大吉了,再也不管不复查。结果上个月,赵阿姨再次出便血,原因是大肠息肉复发,并且已经癌变。
这种肠息肉是癌前病变
有数据显示,大概20-30%的中年人肠子上会长息肉,大肠息肉经过5-10时间有可能变成大肠癌。据统计,70%以上的大肠癌与肠息肉有关。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外科副教授练磊介绍,大肠息肉是一种长在结肠黏膜层的赘生物,“简单理解就是肠道多了一块本不应该存在的小肉粒。”
小息肉喜欢扎根在直肠及乙状结肠,也可以在全部结肠上长得漫山遍野。一般来说,大肠息肉分为两大类,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样息肉。第三类很少见,叫做错构瘤性息肉。
“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一般不会癌变,“练磊表示,大部分息肉都有癌变的倾向,尤其是腺瘤样息肉被定性为‘癌前病变‘,特别需要市民引起重视。”
得了大肠息肉,患者在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也有部分患者仅仅表现为腹痛隐痛等不适。这一症状是很多疾病的共同表现,往往难以第一时间联系到肠息肉问题。
大肠息肉摘除后还可能再长
前面说到大部分肠息肉都可能会癌变,所以一旦发现肠息肉,尤其是50岁以上的人群,最好尽早处理。练磊提醒,除了炎症性息肉,绝大部分息肉不可能通过吃药自行消失,唯有靠手术来终结它。
目前切除息肉主流的方法采用结肠镜下微创切除,创伤小,恢复快。切下的息肉建议送去活检一下,这点钱一定不能省。活检目的是为了明确息肉的性质。恶性的需要进一步治疗,良性的也要注意观察复查。
“不管哪种肠息肉,切除后均可能再发、复发,肠子上也可能长出不同类的新息肉。“练磊指出,赵阿姨息肉手术后不复查,就无法及时知晓息肉复发,结果错失阻断癌变的良机。有调查研究发现, 65—75%息肉切除后又有了新生或复发的息肉,必须再次切除。
这些行为容易诱使息肉复发
对于肠道息肉复发,一些病友一股脑儿把责任推给医生——手术没切干净。小九实事求是说,这是手术的局限性决定的,不是医生故意为之。
大于1 cm的息肉,采用微创有可能切除不彻底,息肉的残端会复发长出息肉,局部复发率可达10—35%。
练磊表示,肠息肉的复发原因比较复杂,除了手术切除不净之外,病人如果有以下这些行为特征,也容易导致息肉复发。
1、肠息肉的复发与患者本身易长息肉的体质密切相关;
2、经常吃高蛋白、低纤维的饮食;
3、大量摄入红肉;
4、肥胖或患有高血脂;
5、肠息肉家族史,基因突变。
切除息肉后复查不能少
肠息肉摘除后不要掉以轻心,必须定期随访,进行肠镜复查。就目前来说,肠镜检查是及时发现息肉复发,也是预防肠癌的最有效手段。
手术后的复查时间、频率,由息肉性质决定。练磊的建议是:
一般来说,炎症性息肉切除后可以3-5年复查一次;腺瘤性息肉,建议每半年复查一次肠镜。
专家介绍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外科副教授 练磊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