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的小丽是一位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在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后抗体曾阳性,曾服用甲硝唑+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等杀菌药物治疗,可惜在好转后却再次复发,这让她忧心不已,担心长期感染螺杆菌会容易导致日后患胃癌,于是又辗转找了不同医院进行杀菌,可3C-呼气试验仍为Hp阳性,甚至还出现了上腹部不适等症。最后一次,医生建议她停止服用 幽门螺杆菌药物这让她困惑,“这病难道不治了?”
正方
只要根除幽门螺杆菌就可以治愈胃十二指肠疾病,并且可以有效地预防胃癌的发生,因此应该对其“赶尽杀绝”。
反方
幽门螺杆菌可能是人体内一种“正常细菌”,清除后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Hp与胃炎胃癌密切相关
在世界范围内,HP的感染率高达50%以上,而在我国这个数字则高达70%-80%,目前,幽门螺杆菌已被公认为 引起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的主要元凶。广东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沙卫红说,幽门螺杆菌是寄居在胃里的一种重要的致病菌,大多寄生在胃黏膜表皮上层,起初都没有任何症状,时间久了会引起胃炎、胃溃疡、胃癌等。在临床上,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标本中,幽门螺杆菌检出率可达80%至90%,消化性溃疡患者更高,可达95%以上。所以清除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使胃癌癌前病变及胃癌的发病风险降低40%。
Hp并非“十恶不赦”
遗憾的是,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大多数正常人的胃腔内也存在幽门螺杆菌。甚至,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了幽门螺杆菌对人体可能存在的保护作用,国外一项前瞻性研究表明,慢性胃体炎的存在可以降低反流性食管炎的危险性。故专家认为,Hp感染引起的全胃炎或以胃体为主的胃炎通过减低胃酸分泌,对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可能是一种保护作用。这些均使人们对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兴趣大减,甚至有人认为,幽门螺杆菌可能是人体内一种“正常细菌”,清除后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此外,根除幽门螺杆菌往往需要3-4种药物联合使用,其中药物中有抗生素,抗生素的使用是把“双刃剑”,在杀死病菌的同时也有可能带来其它问题,例如导致炎症性肠病、胃食管反流、肝功能受损、皮疹及肠道菌群紊乱等。
“杀光”还是“不杀”区别对待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江西省消化学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吕农华教授表示,我国Hp感染人群基数较大,对所有阳性人群进行根除治疗的可行性依然存在质疑。Hp耐药率高、治疗难以规范、再感染率高、反复治疗成本增加等因素也是导致Hp根除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国内专家:我国现阶段Hp的根除仍然需要根除指征。
必须给予根除Hp治疗:
以下几种情况,必须给予根除Hp治疗:
1.消化道溃疡或消化道溃疡伴有出血合并Hp感染;
2.临床上胃镜检查为慢性胃炎合并Hp感染,若病理出现慢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上皮瘤样变),此时需要不惜一切代价,使用各种药物一“杀”到底,以减少胃癌的发生和发展;
3.胃癌术后合并Hp感染;
4.胃癌家族史合并Hp感染;
5.长期使用消炎止痛药(NSAID)合并Hp感染,发生消化道溃疡。
不必给予根除Hp治疗:
以下几种情况,不必给予根除Hp治疗:
1.临床上无明显不适,偶尔体检发现Hp感染;
2.功能性消化不良(FD)合并Hp感染;
3.临床上胃镜检查为慢性胃炎合并Hp感染,病理表现为慢性胃炎,无不典型增生(上皮瘤样变);
4.胃食管反流病(GERD)合并Hp感染;
5.长期使用消炎止痛药合并Hp感染,没有消化道溃疡。
总之,发现Hp感染以后,是否需要使用各种杀菌药物一“杀”到底,患者需要和医生充分沟通,千万不可擅自用药。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