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诊疗 > 就医助手资讯

比起吃什么,怎么吃更重要

2015-12-30 17:25:41


  比起吃什么,怎么吃更重要

  贝贝今年8岁,小脸儿肉嘟嘟,喜欢嘎嘣脆的薯片,透心凉的汽水,还有洋溢着幸福感的甜品。而她最厌恶的是米饭、蔬菜和水果,尤其害怕尝试从未见过的食物。

  像贝贝这样有饮食偏好的孩子并不是个例。快过圣诞节了,贝贝向妈妈提出办一场party和请小伙伴来家里做客的想法。紧接着问题来了:party上吃什么呢?孩子们一边倒地提议炸鸡、汽水、薯条……这在家长眼中简直太糟糕了,贝贝妈妈的健康菜单毫无施展余地。

  是听从孩子的提议让他们吃得开心,还是坚持选择蔬菜、水果、少油少盐少糖这些让孩子们兴致索然的料理?这让妈妈很纠结。

  不光是节日,平日里关于儿童饮食的问题也令家长头疼。那些耸人听闻的儿童饮食黑名单该不该信?如何用正确的态度、方式和道理来引导孩子健康、快乐地享受饮食的乐趣呢?

  如果你和贝贝的妈妈有同样的困惑,不妨先来做几道测试题,看看你对健康饮食的了解有多少。

  请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1. 油炸食品(炸鸡、薯条等)以及甜食(汽水、蛋糕等)都是小孩健康的克星,一点不能碰!

  答案:错

  食物的一项重要功能是愉悦人心。人体中的味觉感受机制,食物在人体内产生的化学反应,以及饮食所联结的社交关系,时刻影响着大脑中的“愉悦回路”。能让人产生愉悦的饮食,为什么要“严令禁止”呢?

  对于小孩子特别喜欢的甜食来说,它有助于我们的大脑分泌使人产生愉悦感觉的多巴胺,带来味觉、情绪和能量的“三”重满足,因此家长们毋需杜绝。另外,绝对的禁止会让甜食变得更加神秘,孩子更想去碰,在无法得到满足后便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导致无节制地吃零食喝饮料。这对家长和孩子来说都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事实上,在一个熟悉的、可控的环境下,我们完全可以让营养与美味兼得。举贝贝的例子,妈妈可以这样做:

  邀请贝贝与你一起烹饪,炸鸡、薯条、爆米花可以亲手做。保证食品安全的同时,满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让孩子充满了成就感。

  每种食物刚刚好。无论是油炸食品、汽水、或甜食,请用小碟/小杯装盘,适量提供。在你的家庭中,倡导有度有快乐的理念。

  食物多样,营养棒棒。让孩子享受多样化的饮食,比吃任何营养价值高的单一食物更加重要。在整个party中,蔬菜水果的比重需要大于零食,并且与零食交替摆放,避免分区摆放。

  2. 给小孩食用有机食品会更加营养

  答案:错

  2012年10月,美国儿科学会在《儿科》(Pediatrics)发表的一份报告中表示,有机食品有减少农药残留和降低抗生素耐药性疾病患病率的可能,但尚未证实有机食品“更加营养”。因此,在经济允许,充分了解并信任所购买食物的农场的情况下,家长可以适当选用有机食品,但更应该注意的是,无论食用普通食品还是有机食品,儿童饮食应富含水果、蔬菜、全谷类、低脂或脱脂乳制品。

  3. 孩子应该多吃“儿童专用”食品,营养更有针对性。

  答案:错

  “儿童专用”食品,例如,儿童牛奶、儿童肉松、宝宝酱油,多数并无描述的那么神奇。例如,面对宣称“富含氨基酸、有机酸、碳水化合物”的宝宝酱油,你可以这样考虑:

  酱油中有一定的蛋白质、多肽或者氨基酸,但含量通常只有百分之几。另外,酱油是调味料,每天的食用量一般也就几克到十几克,其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对营养的贡献完全可以忽略。至于“有机酸”“碳水化合物”,多吃几口蔬菜、水果、米饭或馒头就可以代替了。

  因此,对于家长们来说,认真地看看营养标签和成分表,了解一下它的不同之处,并不难判断出它们的营养功效是否名副其实。

  4. 孩子感冒初愈,我给孩子大鱼大肉多补补!

  答案:错

  感冒会影响孩子的肠胃功能,不能马上进行大量的食补,否则可能会让孩子的肠胃雪上加霜。

  专家建议,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素食为先,宜先稀后浓,先素后荤,先少后多,让肠胃慢慢满血复活。

  例如,感冒初愈第一天,可以开胃的清粥小食为主,配些果汁;第二天,可以吃点蒸鱼;第三天可以逐步增加精细烹饪的蛋、肉类。

  5. 应对小孩厌食,可以适当使用“饥饿疗法”。

  答案:对

  “饥饿疗法”是指不进食或少进食高能量的食物,让身体感觉饥饿来调动对食物的欲望。

  孩子不吃饭,常常是因为他根本不饿,并且不明白吃饱饭的意义。因此适量的饥饿,有利于胃的排空,激发孩子进餐的欲望,纠正不良饮食行为引起的厌食、挑食;同时,饥饿的刺激让孩子明白吃饱饭的意义,帮助孩子养成他集中注意力做事的好习惯。

  当然,使用饥饿疗法前,需要排除由疾病(锌、铁微量元素缺乏等)引起的食欲不振,以及餐前零食食用过量、边吃饭边看电视等不良进食习惯。另外“饥饿疗法”只是为了纠正孩子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应长时间过分使用此法。

  亲爱的大人们,了解了上述关于吃的奥秘后,你会发现,其实我们的食品并没有“黑名单”,家长们不必过分紧张。在营养均衡的前提下,比起“吃什么”更为重要的是“怎么吃”。最后,我们还为父母准备了【快乐吃货养成攻略】,愿每一个像贝贝一样的孩子,都可以在新的一年健康成长。

  一、从认识食物开始

  1. 尝试每周和孩子谈论1种新的食物,通过图片/实物/动画等形象可感的方式告诉他食物的历程。如有条件,可以带他到农场体验。

  2. 教孩子认识食品上的营养标签,或通过一些健康APP,帮助你正确认识食物中的能量,并计算一天的能量摄入。例如:100克米饭*的能量是116千卡,100克面条*的能量是110千卡,100毫升可乐型汽水的能量是43千卡,100克曲奇饼干*的能量是546千卡等。这帮助你更聪明地为孩子搭配一日三餐,并且更合理地运用“吃动平衡”的原则,如果吃得多,也得动得多哦!(*这些食物还能提供其他营养素;数据来自《中国食物成分表 第2版》)

  3. 如果不想孩子吃某种食物的话,可以尽量减少接触的机会。但请不要过分强调食物禁忌,这会挑逗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二、将创意融入烹饪

  1. 用心烹饪。

  你将五种不同颜色的水果,切成小块儿,串成串儿,像糖葫芦一样可人;

  你可以荤素搭配着炒,让孩子毫不知觉地吃到“讨厌”的蔬菜;

  你可以将紫薯、土豆、山药等淀粉含量高的食物蒸熟,用模具制作可爱的形状。

  2. 邀请你的孩子和你一起做饭。

  当小孩子们参与到购买食材的过程,他们吃的时候会更带劲儿。

  鼓励孩子用艺术的眼睛,搭配不同口感、颜色和气味的食材,并创造一个关于感官体验的冒险故事。

  三、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

  1. 首先父母要成为良好的模仿对象,所有父母希望孩子养成的饮食习惯,父母必须首先要做到。

  2. 不把“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堆到他们碗里,追着喂或者把“吃得又快又好”作为夸奖。

  3. 鼓励孩子从1小勺的分量开始尝试新的食物,经过10-15次尝试后,孩子会慢慢熟悉新的味道。

  4. 不把零食作为奖励或者惩罚。


  特别感谢:国家一级公共营养师熊苗;科普作家、美国普度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云无心为本文提供专业知识指导

  更多科普乐趣,请搜索“chengshipai2015”,关注微信订阅号 : 诚食派  

wps625.tmp

  科普吃的真相

  一起成为高阶吃货

  文章首发于南方周末(微信号:nanfangzhoumo)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