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卫计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发出了《关于推进药品价格改革的意见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指出从今年6月1日起取消绝大部分药品的定价,逐步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标志着我国医改在市场化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
然而,国家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后,就有消息称心脏病常见药品地高辛片价格上涨了10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地高辛片价格暴涨的原因是什么?与6月1日开始实施的药品价格改革有直接关联吗?其价格暴涨背后是否存在市场操纵价格的违法行为?一时之间围绕药价改革,医药市场争论颇多。
药价暴涨 低价药难再有?
据相关媒体报道,用于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地高辛片,自药价改革实施后从1瓶6.7元暴涨至68元,涨幅达10倍之多。不止一处,西安、山西太原、山东枣庄等地,接连出现地高辛片价格暴涨的情况。对此,有网友质疑道:“难道6月1日药价放开后,药品就可以如此离谱地涨价?”
据39健康网编辑获悉,地高辛片主要用于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和慢性心功能不全,属于低价药品。其实,从价格调整的时间节点看,地高辛片的调价行为发生在今年5月份以前,而非6月1日药价改革实施之后,二者并没有直接关联。
从涨价的直接原因看,地高辛片属于低价药品,原料药全靠进口。为保障低价药生产供应,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4年4月发出通知,对低价药品取消政府制定的最高零售价格,在日均费用标准(化学药品3元、中成药5元)内,由药品生产经营者根据药品生产成本和市场供求情况制定具体购销价格。地高辛片价格也由此放开。
低价药因其疗效好、价格便宜成为众多慢性病患者的首选。而如今药价从6.7元涨至68元,定会让众多消费者无法接受。其实,从去年四季度以来,药店多数药品都有明显涨价趋势。如,黄连素从9元上涨至33元,涨幅逾两倍;青霉素软膏、维生素片、碘酒等常用药也均有30%至50%的涨幅;佛慈制药、九芝堂等中成药的涨价也较为明显。
药价放开 低价药可任性涨价?
历年来,由于一些常见低价药品价格过低,导致低价便宜药面临医生不愿用、药企不愿产、药店不愿卖的窘状。针对部分临床常用低价药品,特别是一些经典老药出现供应不足甚至断供的现状,让低价药价格回归,百姓能买得起药,买得上药,正是国家取消低价药最高零售价格的初衷。据了解,地高辛片的注册生产企业有11家,但目前市场上只有两家企业生产。
其实,低价药所谓的“暴涨”并非坏事。“目前的药价暴涨只是表象,在真正市场供需及充分竞争中,地高辛片等低价药将回归合理价格,实现厂家有利润、百姓买得起的药价改革效果”,相关专家表示,“此前药效好、价格低廉的经典老药因价格与成本倒挂而无奈退市,如今取消了最高零售价,企业可以根据成本、市场供求等因素自行确定合理价格,一些经典老药有望重回公众视野。”
“相比空有低价格而无企业生产,让老百姓买得到、用得起才更重要。从这一角度来看,此涨价于老百姓有积极意义”,专家进一步指出,“其实,药价大幅上涨的情况不会普遍出现,消费者可以不必担忧。市场上竞争充分的药品在政府集中招标的中标价都会低于政府规定的最高零售价。所以取消这道“封顶线”,对于药品价格不会有太大影响。”
药价改革 政府、市场各归其位
6月1日起我国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这意味着政府对绝大多数药品不再直接定价,把定价权交给市场。
“价格是商品使用价值和市场供求关系的货币体现,也是调节资源配置,引导企业和消费的杠杆,价格有升有降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会长王东进在解读药价改革文件时表示,“通过改革把虚高的价格降下来。所谓虚高,一是钻成本定价的空子,虚列成本形成虚高;二是由于某种形式的垄断造成的虚高,价格也并非越低越好,只要性价比高、物有所值就行”。
“药价改革的实质是管理体制和价格形成机制的转换,也就是由政府定价变为由市场形成价格,目的是使药品价格既体现价值规律又反映供求关系。政府包括政府的相关部门是市场的监管,而不是市场的主体。如果直接招标药品就是深层错位,就是越俎代庖,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就不可能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王东进强调。
业界人士也表示,随着改革的步伐迈入深水区,药价改革将会考验各方的决心。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目的,将会释放更多红利,最终惠利于民。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