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干扰(RNAi)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可以用来作为针对人体不同疾病(如癌症)的治疗策略。然而,在体内,如何将小分子siRNA转移到肿瘤或者癌细胞聚集的区域一直是很难的课题。通过一种高效的自组装系统,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和中国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的课题组,发展了一套独特的纳米颗粒平台,通过由固体多聚阳离子脂类和脂类-多聚乙二醇构成的分子外壳,包裹着小分子siRNA的运输系统。
在465个非小细胞性肺癌(NSCLC)患者采集的组织,通过微阵列分析和免疫沉淀方法发现,在癌细胞中PHB1蛋白存在很高的表达量,也是与非小细胞性肺癌患者低存活率相关的。这证明了,PHB1蛋白是针对非PHB1的表达量或许对治疗非小细胞性肺癌有积极意义。中美的这个联合课题组,试图通过一种新的纳米颗粒转运系统将针对PHB1的siRNA送达癌细胞区域,进而达到抗癌细胞的效果。这种思路和前期东京大学片冈一则发表在ACS Nano的研究文章存在异曲同工之妙。
这种新一代的纳米多聚体尺寸很小,而且大小比较均一,能够高效地包裹和释放siRNA分子。这些纳米粒子在血液的半数浓度存留时间长达8小时。不仅如此,该颗粒还可以有些聚集到肿瘤区域,完成基因沉默,在活体内有很小的副作用。实验中siRNA是通过沉默蛋白质PHB1的基因,达到抑制非小细胞性肺癌细胞生长的。当沉默掉PHB1后,癌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数量增加。16天后,对比对照组,实验组的癌细胞组织的重量轻约70%。该实验对抗癌效果的测试是在小鼠身上完成的。
这个研究证明了,PHB1可能作为一种潜在的抗非小细胞性肺癌的靶标,对抗癌药物研发有重要意义。PHB1结合siRNA对癌细胞生长抑制明显,而这其中新类型的纳米颗粒可以很好地转运整个系统到癌细胞区域。这个研究为抗癌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从实验室进入临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或许该研究未来会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