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4日至26日,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疾病研究中心举办的“2015第八届中华消化病学年度讲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我国消化病学领域著名专家林三仁教授担任主席,周丽雅教授担任执行主席。现场邀请了国内外多名消化病学领域的知名专家进行专题学术报告,与会专家针对消化病学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的交流和研讨。
胆囊结石治疗观念需改变
胆囊疾病是本次会议中的关注重点,会议提出了治疗胆囊结石的新思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专家傅贤波在会上提到,据《当代胆道外科》总结,无症状或只有轻微症状或非特异性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中50%-80%有望在今后的20年内一直不会有胆道疼痛或并发症等症状发作。
傅贤波称,胆囊结石的治疗应综合患者的情况,胆囊有无功能、有无炎症、并发症、有无手术实施条件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同时,他还指出,胆囊结石不再是唯外科疾病,医生们的治疗观念需要得到改变。
旧病新治—— 不再“一切到底”
针对胆囊结石患者展开个体化治疗策略,是消化学科专家对这类疾病治疗的普遍共识。2014年12月《中华消化杂志》曾发布《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4版)》。在这篇共识意见中,上海交通大学医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科主任、《中华消化杂志》总编辑袁耀宗教授,就针对于有症状或无症状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案提出了新思路,综合患者的情况,胆囊有无功能、有无炎症、并发症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对于有症状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而言,治疗以控制症状、消除炎性反应为主。1. 解痉止痛,解痉止痛药并不可改变疾病的转归,一旦无效或疼痛复发,应立即停药。2.缓解胆源性消化不良症状,胆囊结石的患者存在消化不良,在胆囊切除术后,由于胆囊外消化系统功能的紊乱,仍存在胆源性消化不良的症状。因此,患者需在早期应用泌特(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或其他胰酶进行补充,改善消化不良症状。3. 抗感染治疗,根据慢性胆囊炎患者胆汁培养结果、患者感染严重程度、抗生素耐药性和抗菌谱及患者基础疾病等情况,总结出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无症状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治疗原则是:1. 饮食调整,慢性胆囊炎和胆囊结石的发病与饮食和肥胖有关。建议患者坚持低脂、低热量饮食,并提倡定时、规律的饮食习惯。2. 利胆治疗,对于胆石症患者,可使用促胆汁分泌的药物。使用熊去氧胆酸有助于降低胆源性疼痛的发生风险,避免急性胆囊炎发生。袁耀宗教授还提出,针对胆囊疾病引起的消化不良,临床上可使用泌特(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泌特有促胆汁分泌,提高胰酶活性的作用,能有效改善胆囊疾病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其中,阿嗪米特是一种强效的促胆汁分泌药物,不仅能够增加胆汁的分泌量,而且可以增加胆汁中固体成分的分泌量,对于胆囊疾病患者常伴随的消化液分泌不足的情况,也可以通过制剂中的胰酶成分来进行补充,利胆的同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