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原眼科主任董利群荣获“2013-2014年度上海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从事眼科工作30年来,董利群擅长各类眼病的诊断和治疗,谙熟各类白内障手术,至今成功开展白内障手术6000余例。初到嘉定区中心医院时,医院的白内障手术还滞留在囊内手术阶段,术后患者得戴上一副厚厚的眼镜,极为不便。眼看医疗水平跟不上百姓的健康需求,董利群一边申请购置先进设备,一边积极与市级专家取得联系,邀请他们示范带教。如今,科室先后引进了超声乳化仪、综合验光仪、全进口手术显微镜等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为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技术保障。在她的带领下,眼科诊疗水平也明显上了一个台阶,一项项新技术的成功开展,在填补辖区技术空白的同时,让患者就医不再舍近求远,眼科全年6万余人次的门急诊量便是最好的见证。
凭借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2011年,董利群当选“我心目中的嘉定名医”;2012年,荣获“我是文明嘉定人·十大杰出人物”称号。
管理求精 服务求善
作为一名学科带头人和科室管理者,董利群始终以科室凝聚力为前提,营造了一个严谨、团结、和谐的工作环境。她常常教导大家:“医疗服务质量就是科室的生命线”。她从医疗文书管理、各级医师手术权限管理等着手,做到全年零差错零事故;通过实施单病种临床路径,为患者节省医疗费用;通过免费提供首次复诊服务,确保术后患者复诊率100%。
近年来,科室先后培养了多名业务骨干,现有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名,硕士研究生3名,技术力量越来越雄厚,为科室的科学管理和长足发展夯实了基础。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是近年来眼科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手术效果好,但手术费用很贵,有些病人尤其是农村病人负担不起,面对这种情况,董利群带领她的团队开展了白内障治疗的科研攻关,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这种手术方法切口小,损伤轻,不仅能摘除白内障,而且还能大大降低手术费用,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深受病人欢迎。
作为百姓心目中的“嘉定名医”,董利群当之无愧。因为,她的心里时时刻刻装着她的病人,对待每一位患者一视同仁、热情主动。她在科内提出“五重”工程,即“重技术、重质量、重效果、重服务、重细节”,与全科医护人员一起积极开展优质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切为了病人”的服务宗旨,多年来,眼科始终保持零投诉的骄人成绩。
尊重生命 待患若亲
从医三十载,董利群尊重每个生命、每双眼睛。她把病人当亲人,总是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让每一位病人用最低的费用,接受最好的治疗。经常听同事们开玩笑说,“只要一上手术台,董主任便像打了鸡血一样亢奋。”的确,每次手术,显微镜后的董利群总是精神百倍,而一台手术下来,由于高度紧张,脱下来的手套常常能抖出汗水来。
2011年3月,家住嘉定镇的张老太因肺部感染、脑梗塞入院治疗。住院期间,老人出现左眼继发性青光眼,红热肿胀、疼痛不已,眼科医生会诊后建议立即手术。80多岁的高龄,且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塞等多种疾病并存,手术风险实在太大。看着老人痛苦的神情,艺高胆大的董利群决心一搏。她马上联系相关科室进行“大会诊”,首先控制住老人的肺部感染、平稳血糖,随后又安装了心脏临时起搏器,做好了妥帖的手术准备。手术当天,董利群早早来到病房,女儿般的关心和安慰,让老人忐忑不安的心一下子找到了依靠。功夫不负有心人,手术成功了,老人转危为安。
热衷公益 大爱无垠
为了让更多贫困的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董利群多次请缨加入“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及“白内障复明工程”等公益活动。而她所定点服务的华亭镇,更是有着众多的铁杆粉丝。碰上下乡义诊的日子,村民们便早早赶来义诊点,有时只是为了与董主任唠唠家常。在大家眼里,她不仅是医生,更是贴心的自家人。
2014年8月,董利群跟随第四批嘉定医疗队赴青海果洛州久治县,开启了一段“光明行”。当时的董利群刚刚经历了一次甲状腺癌手术,正在康复中。但她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加了这次巡诊。一边是强烈的高原反应和落后的医疗条件,一边是赶路200多公里前来求诊的牧民,董利群顾不上自己虚弱的身体,马上投入了这场“复明行动”。一日,已近傍晚时分,完成最后一台手术的董利群刚想离开手术室。“还有一个病人!”同事的话让董利群放松的神经又立刻紧绷。原来,索乎日麻乡78岁的藏族阿妈俄华,从牧区出发,骑了6小时的马赶到乡上,才搭上了开往久治的小车。“老人家大老远过来,真的太不容易了,能看一个是一个。”于是,刚脱下手术服的她又再次消毒,换上新手术服。“上海专家,扎西德勒!”俄华的亲属南木德先生给董利群竖起了大拇指。
董利群以其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境界。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人格魅力,感染并带领全科医护人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青年医生树立了爱岗敬业、勤奋学习的榜样,为促进医院发展,构建和谐医患做出了积极贡献。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