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术后出现憋闷、气不足,先查心脏再查肺功能。在临床上,确实有因肺功能引起冠心病患者气不足的情况。但是与心肌缺血、猝死相比,仅以气不足为主要症状的肺功能问题尚不致命。特别是老年人和做过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症状常常不典型,所以此时应该优先查心脏指标,没有异常后再排查肺功能。
5.术后出现心慌、心跳偷停类似于早搏的症状,先观察频率,若与心肌缺血症状同时出现,就要及时到心内科查查冠心病是不是加重了。吴同果指出,早搏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有些患者因紧张、失眠、咖啡因、浓茶等刺激后也可能出现。如果受到上述刺激才出现,可以先去除诱因,症状可自行缓解;如果术后心率一直很规律,突然出现偷停的感觉,就要警惕冠心病是不是加重,最好到心内科查查早搏的原因,及时纠正。
6.康复期手脚出现紫斑,而且难以好转,可能与服用的抗血小板药有关。吴同果解释道,做过介入手术、搭桥的患者,术后必须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至少一年,而抗血小板药物会抑制血液当中的血小板及其止血功能。如果在日常生活当中出现磕磕碰碰,患者皮肤容易出现紫斑,这是防止血栓药物起效的表现。
但是,不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也是不同的,同一剂量下,可能有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紫斑,或刷牙的时候容易出血。此时,最好及时把这些情况反馈给主治医生,根据血液检查、支架种类、支架使用时间来判断是否需要改变药物剂量。此外,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日常生活中要尽量减少磕磕碰碰,尤其是头部的碰撞。
7.术后服用他汀类药物出现肌肉酸痛,查查肌酶和心肌酶。他汀类药物,是目前公认的能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增长,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防止其破裂和血栓形成的“良药”。所以,放支架术后的冠心病患者一般都要服用他汀类的降胆固醇药物,能减少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但他汀类药物确实有一个副作用,就是引起肌肉乏力、疼痛,严重时甚至会引起肌溶解(发生几率约万分之一)。所以,冠心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出现肌肉酸痛,应先到医院检查肌酶和心肌酶。如果肌酸激酶超过正常值3倍就减量观察,超过正常值5倍就要停药。
8.患者术后情绪不稳定,唉声叹气、不愿与人交流,甚至引起胸闷等症状但检查无异常,此时要警惕患者是否有抑郁倾向。据了解,冠心病伴抑郁症的患者达到46.6%,重症者占13%。对此,吴同果提醒,从冠心病发病人群来说,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属于急躁型、A型性格,这类人好胜心比较强,压力比较大,由于冠心病多多少少影响到病人的生活和工作,加上患病后体力、精力的下降,这类患者更容易情绪不安,甚至出现抑郁。建议请分管的门诊医生或手术医生指导。
其实,只要按照医嘱用药和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绝大部分的病人都可以胜任目前从事的工作,寿命也和正常人相差不大。所以,医生要做好疾病教育,让患者清楚认识冠心病这个可控疾病,家人要鼓励术后恢复不错的患者,尽早参加工作和进行适当运动,多关心和包容,发现情绪异常及时带患者就诊。
一般来说,刚做完手术的患者一个月复查一次,康复比较好、病情比较稳定后可以3个月复查一次。病情变化或重症患者随时复查,复查时,患者和家属要带全病历、检查结果、出院小结,将用药情况、运动情况、心理状况与医生交流,方便医生做出最合适、最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