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社会救援定位定名很关键
汶川地震时,对于地震的定位与定名过早的集中在了“汶川”,以致于前期忽略了灾情更重的北川。而今年420定名时,第一时间准确的完成了四川——雅安——芦山的定位定名,提供了准确的信息,让所有的救援力量清晰究竟应该往哪儿去。
另一方面,这次救援也让大家逐渐认识到,专业救援要有明确的分工和专门的渠道,不能淹没在民间救援中。“理性救援”这次大家提到的比较多,之前我遇到成龙,他也提到:“之前汶川前往一线,现在选择在后方。”从灾时的紧急救援时专业队伍发挥主要力量,到慢慢过渡到灾后重建,就是民间力量发挥主导作用的时候。
72小时的概念需要民众理性评估
之前救援72小时紧急救援的概念被传的很热,但我认为现在应该考虑72小时的概念是否已经到了民众需要理性评估的阶段,可能在社会上不要过度、过多的强调这一概念。大家最近都看到了孟加拉塌楼事故里,一位女性幸存者在事故发生17天后被营救。其实,随着未来中国人民减灾意识的增长,家中有意识的储备更多的应急物资,灾难来临时,存活的时间可能会更长,因此这样的概念应该逐步淡化。另一方面,作为被救援者来讲,如果72小时的概念太深入人心,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一旦过了72小时,可能会失望,淡化坚持的信念。大家都明白,在恶劣环境下,信念是很重要的。
未来五年应该有更高的要求
这次的会议很有意义,大家在512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在成都济济一堂,探讨灾难医学的发展,讨论如何让今天的救灾变成明天的减灾。
这次芦山地震的时候,前期救援队有反馈,没有给官兵配备头盔,导致救援时容易头部受伤,后来很快部队就开始筹集钢盔提供给前线。作为一线救援人员,应该在救灾后总结经验,知晓哪些二次伤害时可以避免的。我认为救援人员的受伤相当于双倍受伤,因为这一定成都上削弱了救援力量。如何把个例慢慢变成预警,如何在没有发生灾难的平时思考应对方法,这可能是之后灾难医学应该考虑的问题。包括预防的科普知识应该升级——新的自救常识的普及,如何处理伤口如何搬运等,而不是停留在地震来了怎么办的阶段;医学人士应该思考,未来的应急包,标配应该是什么;城市规划——如何有效的安排人群疏散和紧急避难,等等。
我们现在灾难知识的科普,一般集中在学校和社区。最新的调查中国留守儿童有6100万,有相当大的比例是独自居住的学龄前儿童,还有和祖父祖母居住在一起,祖父祖母的平均年龄59.2岁,教学水平停留在小学,常规的科普方式并不适用。
未来灾难医学的发展,也是应急救援的方向——希望能让救援由行政主导向专业主导过渡,行政指挥与专业救援形成默契的配合。
灾难医学艰苦而任重道远
在座各位坐在这里,选择了灾难医学,也就意味着选择了责任和艰辛。之前我跟刘中民主委也聊到,“灾难医学不能像别的领域一样,带来名利的收获,但是却能给人心理的充实感。”这应该是灾难医学同时也是社会救援的主旨:救援永远是被救援者的需求,而不是救援者名与利的需求。
同时也感谢四川人民,他们用乐观和信念,扛起来灾难,也给全国上了一堂应急救援的安全课。“512”的含义是“我要爱”,这也是灾难医学、应急救援最本质的理念。(通讯员:李静 孙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