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炎一聋”是耳鼻喉科常见的四大疾病,即鼻炎鼻窦炎、扁桃体咽炎、中耳炎以及耳聋。中耳炎作为最常见的一种耳病,如果不是急性发作,大多数患者会听之任之,觉得只要不痛不痒、不流脓就万事大吉。
浙江省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赵荣祥教授提醒:“中耳炎分为非化脓型和化脓性的,而化脓性的又有单纯型、骨疡型、胆脂瘤型。其中,胆脂瘤型中耳炎是最为严重的一种,拖延不治会让患者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有生命之忧。”
中耳炎引发乒乓球大脓肿
七旬老伯突然右半边偏瘫
前不久,赵教授就收治了两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一个是71岁的老伯,一个是30岁的女性。
陈老伯,71岁,多年前,左耳出现流脓、疼痛、听力下降等症状,但没引起重视,只有急性发作时才去医院开点药,症状消失了就擅自停药。前阵子,刚吃完早饭,还没来得及放下碗筷,陈老伯右边脸突然抽搐起来,嘴巴也歪了,接着右半边肢体就瘫了。家人以为他中风了,连忙把他送到医院。
经检查,陈老伯的左脑出现了占位性病变,里面有一个3.5厘米×3.5厘米×2.5厘米,约乒乓球大小的脓肿,而诱发该脓肿的罪魁祸首并不是中风,而是多年未治愈的胆脂瘤型中耳炎。
赵教授说,所谓的胆脂瘤是指中耳里脱落上皮的堆集,拖延不治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不断地向四周扩张,造成邻近的骨质破坏,继而引起面神经麻痹、脑膜炎,甚至危及生命。
说得通俗一点,中耳好比一楼的房间,楼上的房间对应的是脑子,隔壁房间对应的是面神经。一楼的房间腐烂后得不到及时得修缮,就会殃及周围的房间。烂到隔壁,患者的面神经会受损,出现类似面瘫的症状;烂到楼上,患者的颅内会出现病变,出现类似中风的症状。
赵教授说,CT显示,陈老伯的情况十分严重,连接一楼二楼的天花板已经烂穿,就连二楼的地毯也已经乱糟糟了,几乎要穿了。若穿了,脑汁就会流下来,随时可以要了他的命。经过手术,陈老伯的病灶被成功清除,保住了生命,但是部分已受损的神经功能无法恢复。如今,他左耳的听力已完全丧失,右边肢体的行动也无法像之前一样灵活。
相比之下,在下沙上班的张小姐要幸运一些。她30岁,左耳反复流脓、听力下降已有20多年。因为是从小就留下的病根,她也没怎么放在心上。直到一个月前,她开始反复出现头痛、头晕,走路不稳,还不停呕吐等现象,才决定去医院检查。
检查结果她自己都吓了一跳。赵教授说:“她的鼓膜已经烂光了,中耳里的大部分骨质也都被破坏光了。若继续放任不管,不及时手术,迟早会遭遇陈老伯的情况。”
得了中耳炎一定要彻治
平时不要擤鼻涕
“中耳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经常由普通感冒或咽喉感染等上呼吸道感染所引发的疼痛并发症。通常又分为急性与慢性,急性中耳炎如果及时医治可以治愈,但迁延不治,或者治疗不规范,会演变成慢性的,若还是化脓性的,那是很麻烦的一件事。”
赵荣祥教授说,“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鼓膜大多会穿孔,穿孔后,患者在洗澡、洗头、游泳时,耳朵容易进水,从而引起细菌感染,使中耳炎复发,如此恶性循环,鼓膜穿孔会越来越大,致使听力逐步下降,甚至还可演变成骨疡型或胆脂瘤型中耳炎。”
如何防治中耳炎?赵教授建议,感冒时不要用力擤鼻涕,否则会引起鼻咽部压力升高,上呼吸道的细菌容易进入耳朵;扁桃体炎、鼻炎鼻窦炎患者在疾病发作期,如果出现耳朵痛(多见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耳朵闷(多见于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轻微听力障碍,以及耳鸣等不适感,应及时去专科就诊。若出现鼓膜穿孔,要尽早补起来。
飞机起降时,做吞咽或者咀嚼
可防航空性中耳炎
临床上还有一种中耳炎——航空性中耳炎。顾名思义,就是坐飞机引起的。赵教授说,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咽鼓管是联系中耳和外界的通道,平时我们做吞咽或者说话的时候,咽鼓管开放,使中耳腔气压和外界大气压维持平衡。
当飞机起飞时,外界气压减低,鼓室内形成正压,正压使咽鼓管张开,这时会感到耳膜有轻微的鼓胀感;当飞机下降时中耳的气压低于机舱气压,咽鼓管会被压扁,气体相对难以进入中耳腔,导致周围黏膜血管扩张,血清外渗积聚在中耳腔内影响听力,诱发航空性中耳炎。
张嘴或做吞咽(不习惯的可以含颗话梅)动作是预防航空性中耳炎的有效措施。因为,吞咽或者咀嚼,促使咽鼓管开放,有利于气压中耳腔气压和外界气压平衡。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