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诊疗 > 医讯·北京

北京市卫生局部署暴雨洪涝后防疫工作

2012-07-23 09:59:31北京卫生信息网

  针对北京市遭遇进入主汛期以来今年首场暴雨袭击伴雷电大风气象灾害和一些地区出现山洪和内涝导致人员伤亡和山洪围困的情形,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暴雨洪涝后传染病疫情、食源性疾患和饮用水污染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灾后无大疫,7月21日,根据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北京市应急委和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北京市卫生局紧急启动卫生应急机制并连夜向各区县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单位迅速做好北京市暴雨洪涝后卫生防疫准备工作,并提出具体工作要求:

  一是高度重视,周密安排。要求各单位提高对暴雨洪涝后可能诱发次生或衍生传染病疫情和食源性疾患、饮用水污染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要性的认识,精心安排,周密部署,迅速组织本辖区、本单位力量加强主动应对,防止灾后疫情发生和蔓延。

  二是采取措施,有效防控。要求各单位在7月22日暴雨停止后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对于灾情严重的区县要及时组织专家开展灾后饮用水、食品、公共场所中可能对健康有害的因素的风险评估和形势研判,进行健康危险评价。重点落实饮用水(尤其农村自备水井)、食品和环境卫生措施,强化卫生监督。加强消杀灭工作,保证饮用水和食品安全。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垃圾污物、人畜粪便等环境卫生学处理,消灭蚊、蝇孳生地,开展灭鼠工作,努力消除传染病可能发生或传播的条件。

  三是加强监测,落实四早。要求各单位做好暴雨洪涝后疾病的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和处理传染源,加强病人的隔离、治疗,做好疫点(疫区)的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工作,有效防控传染病的发生。

  四是加强值守应急,强化信息报送。要求各单位加强值班,落实值守应急,保证通讯渠道畅通,做好人员、车辆、消杀灭药械的各项充分准备,做好应急抢险救灾和相关服务保障工作。一旦出现暴雨洪涝后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在迅速组织救援的同时,按照规定在第一时间向属地政府和市卫生局报告情况。

  五是加强健康宣教,增强防病意识。要求各区县大力宣传暴雨洪涝后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传染病防治等应急措施及要求,充分利用大众媒介和多种形式宣传灾后防病知识,增强公众自我防病意识。

(责任编辑:王辉)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