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广大人民群众口腔保健意识的增强,“洗牙”已成为广大老百姓的生活需求。有人说“洗牙”不但可以治病而且美白牙齿,也有人说“洗牙”会破坏牙齿,而且“洗牙”后酸痛的刺激受不了。那么这牙究竟是洗还是不洗呢?
何谓洗牙
“洗牙”医学上称为“洁治或洁牙”,“洁”是指去掉牙面上的菌斑、色素、牙垢和牙石,“治”是能起到治疗牙周疾病的作用。“洗牙”消除了牙石对牙龈的刺激,使牙龈慢慢恢复和保持相对健康的状态,并有清新口气的作用。
洗牙的好处
单靠每天早晚刷牙是很难清除干净的,久而久之这些食物的残渣,加上唾液中钙、磷等矿物质的沉积就形成了牙结石。它又是引起牙龈炎、牙龈出血和口腔异味的主要原因,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牙周病,使牙槽骨破坏吸收,导致牙齿松动、脱落。“洗牙”,可以去除牙齿表面的污物,维护口腔卫生,还可以美白压制,使牙齿恢复自然本色。
哪些人暂时不易洗牙
虽然洗牙有益于口腔健康,但不是人人都可以洗的。洗牙可引起出血,所以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牙龈部恶性肿瘤等,必须慎重选择洗牙。对肝炎活动期、结核病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应在病情控制稳定后再洗,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病情,再者也是为了避免传染他人。
洗牙对牙齿有无伤害
有人担心,洗牙对牙齿有伤害。其实到正规的口腔医院或口腔可去洗牙,不会对牙齿有什么损害,反而对保持牙齿坚固和口腔保健大有好处。有的人洗牙后,牙齿对冷热酸甜过敏的现象相当明显,这是因为牙石去除干净后,牙齿颈部暴露,当牙齿遇到刺激后就出现了敏感症状。故洗牙后近期应该注意避免使用过冷、过酸等刺激性强的食物,症状可慢慢恢复。
七个注意事项
1.洗牙的过程通常会有点酸痛,如果发炎情形厉害或牙结石很多、很久未洗的人可能会流点血。洗牙后的流血情形一般会在一两天内慢慢消失,如能维持良好口腔卫生,洗牙前的刷牙流血现象多半可在一周左右自动不见。如果局部地方仍会流血,则得请牙医小心检查是否已有牙周病或牙龈深部尚有残余的牙结石存在。
2.洗牙后的牙齿对冷热会有点敏感而感到酸痛,这暂时的症状及原来刷牙容易流血的情形通常在一周左右会消失。若酸痛症状一直存在可考虑市面上的抗敏感牙膏,使用一个月左右多会改善。
3.患有出血性疾病的人群,如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白血病患者、未控制的二型糖尿病患者等,应该预先适量应用促凝血药物,控制凝血速度,以免洗牙时出血不止。
4.患有急性传染病的人群,如急性肝炎活动期、结核病患者等,这类人应该等到疾病稳定后,才可到医院进行洗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病情,再者也是为了避免传染他人。
5.口腔局部软硬组织炎症处于急性期的患者,应该待急性期过后再洗牙,以免炎症通过血液传播、扩散。
6.患有牙龈部恶性肿瘤的患者,不宜接受常规洗牙,以免肿瘤扩散。
7.患有活动性心绞痛、半年内发作过的心肌梗塞以及未能有效控制的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患者,不宜接受常规洗牙治疗。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洗牙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作,在口腔医院里医务人员采用手动器械洗牙,需三个小时左右,就是采用超声波洁牙机洗牙,也需一个小时左右。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王怡群)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