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调查指出,10%的中国成人已患上糖尿病,另有16%处于糖尿病边缘。这一比例直逼美国11%的发病率,超过德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中国目前的糖尿病患者人数约9200万,已经取代印度成为世界上糖尿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调查表明,肥胖超重人群的发病率远远高于体重正常人群,达20%。此外,青年人和中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增长率有上升趋势。从事糖尿病健康教育及糖尿病人护理15年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糖尿病健康教育门诊副主任护师周佩如主任表示,从最近十几年来看,糖尿病发病人数迅速增长与年轻化主要与现代人的不良生活方式相关:如吃得太精、太油腻、太咸、过量以及缺乏运动。
专家简介:
周佩如 副主任护理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部副主任,糖尿病专科护士,广东省护理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专家组组长,承担省科技计划项目一项、卫生厅护理科研项目二项。研究重点:糖尿病专科护理与管理。
参与编写《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临床护理文书规范(专科篇) 》以及内外科常疾病整体护理路径(第二主编)。2007年起获国家继续教育项目《糖尿病专科护士工作模式及其相关理论技能培训》,并连续举办三期。任医院糖尿病专科护理工作小组组长。获2007年广东省护理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8年,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护理管理工作经验,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4篇)。
糖尿病不仅青睐有遗传因素的人 还有肥胖人群
“我家族里没有糖尿病人,我不可能患糖尿病”, 这是周主任在门诊经常听到的说法。周主任介绍,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患糖尿病的几率会比普通人高(如果父母一方有糖尿病,遗传几率是30%,如果父母都有糖尿病,遗传几率是50%),没有糖尿病家族史的肥胖人群也需要注意,研究表明:肥胖人群糖尿病发病率为20%,是正常人的2倍,对中国人来说,中央性肥胖的人群更应请注意。
肥胖者为什么患糖尿病的几率高?
周主任解释,胖人体内的脂肪含量过多,从而导致体内的蛋白质、脂肪、糖的代谢紊乱。而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人在进食后将大量的糖份吸收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运往全身,胰岛素可以帮助葡萄糖进入细胞,被人体利用,同时胰岛素将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肥胖者的细胞,特别是脂肪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为满足代谢的要求,胰腺必须分泌比正常值高出5-10倍的胰岛素,也就是说肥胖者比正常人需要更多的胰岛素,使葡萄糖得到正常利用,久而久之,胰岛素长期大量的分泌,就会造成胰岛功能的逐渐衰竭,最终引起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也是年轻人的事情
“糖尿病是老年人的事情,我还年轻,不可能患糖尿病”,周主任笑言这也是在糖尿病专科门诊最常听到的话,许多患者已经被确诊为糖尿病仍然不愿意接受事实,这是认识上的误区。从近几年门诊情况来看,呈明显的年轻化趋势,20-30多岁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病人不少。
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长时间坐着,吃太多脂肪,太油腻,太咸,糖份含量超标,不运动,导致脂肪积聚,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发展为糖尿病。中央性肥胖(肚子比较肥胖)的人群,一般会伴随有高血糖、高血脂等症状,如不加以控制,将转变为糖尿病。
良好生活习惯将延缓糖尿病发病,不良习惯将提前诱发糖尿病
周主任强调,虽然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患糖尿病的几率高,但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可以推迟发病时间。
“如果能及早的进行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可以有效推迟发病时间,如果不注意,可能30多岁就发病,或是更早,反之,若控制得好,可能70多岁才患糖尿病,也不出奇。”
如何有效预防糖尿病?周主任建议:
1、合理饮食;
2、适当运动;
3、定期筛查血糖,对高危人群特别要注意检测餐后血糖;
4、如有三多一少(多吃、多喝、多尿、消瘦)症状时,要引起重视。
注意营养均衡,不吃太油腻的东西,控制每天摄入的碳水化合物总量,适当运动,如散步、骑车、游泳等。
华侨医院于2006年开设糖尿病专科护士门诊,是华南地区较早开展护士门诊的医院,周主任坦言,“我们当初设立这个专科护士门诊的初衷是希望血糖有偏高的人群通过健康管理,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不致于发展为糖尿病。”
“我们希望更多的人了解糖尿病、重视糖尿病,从而更好的预防糖尿病。从现在门诊的病人来看,主动来糖尿病专科了解、咨询的患者并不多,年轻人更是少,来咨询的病人大都已经被确诊为糖尿病了,有些已经有严重的并发症了,这时候才开始了解糖尿病,已经有些晚了。”
“同时,我们也希望家里有糖尿病人的,全家都要关注这个疾病,了解这个疾病,真正重视这个疾病,协助糖尿病人树立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预防糖尿病“三早”很重要
周主任介绍,糖尿病与其他疾病一样,也是要求“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如果没有糖尿病就要早进行预防,如果已经患上糖尿病了,就要早发现,早治疗。
早发现的主要手段还是要认识糖尿病和筛检血糖。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邹莲 通讯员:温志勤)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