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陈伟良教授
近日,一台“惊险”的手术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顺利完成。55岁的陈大姐患有颌面部巨大恶性肿瘤伴溃烂,导致半边脸缺损、生命垂危,经过该院口腔颌面外科陈伟良教授团队的救治,在出血量远远小于预期的情况下顺利脱险。
刚刚开启美好的退休生活,一场噩耗却突如其来
据陈大姐回忆,自己与丈夫白手起家,在事业上颇有成就,孩子也已经长大,到了退休的年龄,夫妇俩便商量着去游玩祖国大好河山。然而,在2019年10月,夫妻俩接到如晴天霹雳般的消息,当时年仅52岁的陈大姐被确诊为“左侧腮腺区鳞癌”。随后,她在海南当地医院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接受了进一步放疗和化疗。
本以为噩梦就此结束,不曾想病魔仍会接踵而来。半年之后,陈大姐左侧颌面部出现反复流脓,穿梭于海南当地多家医院求医,均因难度太大而无法手术治疗。绝望的陈大姐用大量草药敷在脸上,结果溃烂越来越大,导致左半边脸都腐烂掉了。陈大姐无奈之下多次转诊,结果被告知创面溃烂不单是感染,而是肿瘤复发。当地医生建议手术治疗,同时强调手术风险极高、治疗效果很差。
此时,陈大姐已经非常虚弱,严重营养不良,表现为恶病质。陈大姐的丈夫非常痛心,不忍失去陪他同甘共苦几十年的妻子,于是带上妻子奔波于北京、上海等几十家大医院,但得到的是同样的回复——全身状况极差、手术风险极高、修复难度极大,无法耐受再次手术治疗。
对陈大姐而言,这就如同判了“死刑”,但她和丈夫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丝活下去的机会,再次返回当地医院化疗。虽然肿瘤能基本控制,但陈大姐左侧大半脸面已经完全溃烂,深面骨组织已经暴露。由于严重肺部感染还做了气管切开术,肿瘤侵犯口咽导致无法进食,只能靠胃管吃点流质。
陈大姐早已心灰意冷、绝望至极,结果在一次无意中通过病友群了解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陈伟良教授在头颈晚期肿瘤再复发的综合治疗上经验丰富,这让陈大姐和家人再次燃起了生活的希望。于是陈大姐拖着弱不禁风、带着气切管和胃管的身体来到该院,找到陈伟良教授寻求诊治。
手术如“高空走钢丝”,背部皮瓣修复面部缺损
陈大姐入院后,陈伟良教授立即对她的病情进行分析,发现整个左侧颌面部皮肤已经完全破溃,形成了25×12cm的巨大凹坑样缺损。陈伟良教授团队立即安排了进一步的详细检查。此时的陈大姐严重贫血、全身营养情况极差、全身无力,并伴有心率加快,处于休克前期。经过CT检查发现陈大姐左侧颌面部、颈部还有5×6×7cm肿瘤残留,左侧颌面颅底骨质缺损严重,病理进一步证实了肿瘤复发。
由于肿瘤侵犯范围大、多次放化疗与手术导致颈部血管损伤严重,显微皮瓣修复方案中所需的血管无从选择,传统的胸大肌皮瓣又组织量不足,只有陈伟良教授独创的背部巨大下斜方肌皮瓣才能达到修复的可能性。通过与陈大姐全家反复沟通病情,解释手术风险以及备选方案,陈大姐选择相信陈伟良教授团队,紧抓住让自己完整、有尊严地活下去的机会。
2022年2月22日,陈大姐被送进手术室。陈伟良教授团队准备将陈大姐左侧面部的巨大恶性肿物及坏死骨“一窝端”。在麻醉医师的配合下,手术顺利开展。术中陈伟良教授如“高空走钢丝”般,把颈总动脉从巨大的肿瘤及瘢痕组织中剥离,完整保留了颈内动脉,在切除病灶前就预先制备了组织量大、成活率高的带血管蒂的下斜方肌皮瓣(背部)对缺损进行修复。
在周斌副主任医师等专家的密切配合下,团队顺利将病灶完整切除,术中出血量远远少于预期。术后陈伟良教授表示:“手术顺利结束不代表患者脱离危险,术后需密切患者病情变化,仍需高度重视术后脑梗塞、偏瘫和大出血的风险。”
目前,陈大姐各项体征平稳、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陈大姐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她和家人对手术效果都非常满意,并对陈伟良教授团队表示衷心的感谢!
术前
术后
针对晚期头颈肿瘤治疗,修复重建有更高要求!
陈伟良教授介绍,颌面头颈肿瘤综合治疗后反复再复发是目前肿瘤治疗中的难度与痛点。反复手术及放疗对头颈部软硬组织、血管系统破坏严重,对修复重建提出非常高的要求。肿瘤晚期患者往往合并重度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恶液质表现,同时复发肿瘤常常侵犯颈动脉、颅底等传统手术禁区,这就不仅要求手术者具有超高的手术技巧,也需要优秀的医护团队保证患者围手术期的平稳。然而,患者及家属积极的信任与治疗意愿也是成功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
借助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强大综合实力,依托口腔颌面外科这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平台,陈伟良教授近年来大力开展了侵犯颈动脉晚期头颈肿瘤的手术为主综合治疗,斜方肌皮瓣巨大的组织量与极高的成功率是局部晚期患者的保障性修复方式。
“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一员,我们有能力、更有责任去救治危重患者,哪怕只有一丝丝的机会,我们都要全力以赴。敢于承担风险、勇于创新是每一位医生的必备条件,也是对身上白大褂的最高敬意!”陈伟良教授说。(通讯员:张阳、董晓瑜、周斌 图:医院提供)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