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可以通过临床症状初步判断自己是不是慢性白血病,但最终还是需要前往医院进行血常规等检查才能确诊。慢性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由于分化障碍、增殖失控、凋亡受阻等机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增殖和积累,并浸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临床上可出现贫血、发热、出血、白细胞浸润等表现。
1、贫血:表现为脸色苍白、乏力、头晕等症状,且患者体内的红细胞数量会明显减少,可伴有皮肤黏膜苍白,出现乏力等症状;
2、发热:慢性白血病的患者常出现发热的症状,可以是低热,也可以是高热,通常没有明显规律,且发热时间可长达1周以上;
3、出血:由于血小板减少的影响,患者还可出现皮肤、黏膜出血,以及牙龈出血、鼻出血、胃肠道出血等症状,出血部位可在皮肤,也可在胃肠道;
4、白细胞浸润:慢性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增殖和积累,如果存在其他细胞的抑制,则不会出现白细胞浸润的情况。
此外,患者还可以出现脾脏肿大的症状,是由于增多的白细胞聚集在脾脏所致,可伴有轻度压痛。临床上可通过血常规、骨髓穿刺、外周血涂片等检查,进一步诊断是否患有慢性白血病,并明确分期以及细胞类型。慢性白血病的治疗主要是应用酪氨酸激酶、干扰素等药物进行化疗,部分患者还可进行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医生的意见进行相应的选择。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