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可以从疾病进展速度、血常规变化、出现症状的时间、血液学检查、骨髓穿刺、影像学检查等方面进行分辨。建议患者积极配合医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治疗。
1、疾病进展速度:急性白血病病情发展较快,一般1-3个月会出现严重贫血以及感染的症状。慢性白血病进展较慢,一般病情发展过程较长,可达数年或数十年,且不易出现突然加重;
2、血常规变化:急性白血病患者,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增高较明显,而慢性白血病患者,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增高不明显或降低;
3、出现症状的时间:急性白血病患者较容易出现贫血、发热等症状,而慢性白血病患者较少出现贫血和发热症状;
4、血液学检查: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液学检查中可发现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而慢性白血病患者,血液学检查中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增高不明显或降低;
5、骨髓穿刺: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骨髓穿刺,可发现白细胞分类明显异常,比如原始幼稚细胞比例增高较多、细胞形态异常、原始幼稚细胞比例较低等,慢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穿刺可表现为增生活跃或极度活跃,且细胞形态同样存在异常。
6、影像学检查:通过腹部CT、胸部CT等影像学检查,可观察到白血病细胞浸润情况,判断疾病是否转移。
如果患者出现发热、贫血、出血等疑似白血病的症状时,建议前往医院血液内科就诊,进行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明确诊断。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到公共场所,预防感染。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