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白血病是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常表现为乏力、心悸、发热、体重下降等症状。一般可以通过临床症状初步诊断,此外需要检查血常规、骨髓穿刺、血液生化检查、B超、CT、核磁共振等明确诊断。
1、临床症状:慢性白血病临床症状不具有特异性,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心悸、发热、体重下降、脾脏肿大、淋巴结肿大、贫血、出血、月经失调等症状。如果患者存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可能会出现白细胞升高,但是并没有特异性,不能通过症状诊断;
2、血常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通常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升高,而血小板和血红蛋白一般不会出现下降。因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如果想要诊断,主要通过血常规检查,判断白细胞计数是否升高,以及血小板和血红蛋白是否出现下降;
3、骨髓穿刺:进行骨髓穿刺可以了解骨髓中是否有增生活跃的白细胞,以及是否存在其他的恶性细胞。因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可以进行骨髓穿刺,明确诊断;
4、血液生化检查:如果想要诊断慢性白血病,患者还可以进行血液生化检查,如血清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血清总胆红素等。如果患者出现明显增高的情况,也提示出现慢性白血病;
5、B超:部分慢性白血病患者,在进行B超检查时,可能会发现脾脏出现轻度肿大的情况;
6、CT:如果患者想要诊断慢性白血病,还可以通过CT检查,了解脾脏是否出现肿大。如果脾脏肿大比较明显,可能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症状表现;
7、核磁共振:如果患者有相应症状,还可以通过核磁共振检查,明确脾脏是否出现肿大。
临床上并不是所有慢性白血病患者都会出现贫血、发热等症状,部分患者慢性白血病发病缓慢,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因此,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由医生通过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方法明确诊断。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