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在急性期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血小板减少,还可能会出现严重感染、出血等危害。白血病在慢性期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贫血、脾肿大等危害,对人体的危害较大。
一、急性期:
1、血小板减少:大量白细胞浸润,会导致血小板被过度破坏,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情况,可能会导致患者出血,如皮肤淤青、牙龈出血、流鼻血、血尿、月经过多等,严重时可能会出现脑出血等,危及患者生命;
2、严重感染:白细胞减少后,患者的免疫功能会下降,容易被外界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出现发热、头痛、咳嗽、腹泻、肺炎等情况;
3、出血:白血病会导致血小板减少,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容易造成患者出血,如皮肤黏膜出血、内脏出血等,严重时可能会出现脑出血等,危及生命。
二、慢性期:
1、贫血:慢性白血病可能会导致患者红细胞生成减少、脾脏明显肿大,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情况,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贫血,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
2、脾肿大:出现白血病后,患者的脾脏会被白细胞浸润,从而引起脾脏肿大,肿大的脾脏可能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容易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
除上述情况外,白血病患者还可能会出现骨髓抑制,影响患者体内正常细胞的数量,损害人体的健康。白血病在急性期危害较大,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使患者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建议白血病患者及时前往血液科就诊,通过血常规等检查明确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如使用醋酸地塞米松片等药物防止出血,也可以使用注射用磷酸氟达拉滨等药物进行化疗。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