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因白血病细胞分化停滞在原始细胞、幼稚细胞阶段,造血干细胞未能发育为成熟白细胞,导致白血病患者血红蛋白浓度较正常值偏低。一般情况下,白血病在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会大量堆积,主要是由于骨髓内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同时抑制骨髓正常造血。
此外,白血病患者还会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情况,而血小板主要功能是用来止血,若血小板降低,患者可能会出现出血等症状。
1、止血:白血病患者血小板减少时,会降低患者出血风险,可以通过输注血小板,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如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等,通过治疗原发病来提升血小板水平;
2、抗感染:白血病患者常出现白细胞升高等情况,血小板减少会使白血病患者免疫力下降,容易合并感染,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类、青霉素类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常见药物有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注射用青霉素钠、阿莫西林胶囊等;
3、化疗:白血病患者血红蛋白偏低是由于化疗药物对骨髓造血细胞的抑制,从而引起血红蛋白生成降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地塞米松片、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进行化疗。
除了上述因素外,若白血病患者出现脾大、血小板减少的情况,也会导致血红蛋白异常。白血病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实际病情选择化疗、骨髓移植等方式进行治疗。建议白血病患者及时前往血液内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血常规检查、骨髓穿刺等,及时明确病因,以免延误病情。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