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性疾病,是异常白细胞增殖分化的原始细胞,白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可导致白细胞减少。而成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值为(4-10)×10^9/L,白细胞15-20×10^9/L,明显低于正常值,考虑为白细胞减少症,可见于感染、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1、感染:某些病毒感染,例如流感病毒感染、麻疹病毒、风疹病毒;或者某些细菌感染,常见的如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以及比较严重的结核,如粟粒性肺结核等,这些感染都可以引起白细胞计数下降。此外,某些原虫感染,如疟疾、黑热病,也可以引起白细胞计数下降;
2、血液系统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噬血细胞综合征、部分巨幼细胞贫血、严重缺铁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以及骨髓转移癌等疾病,可引起白细胞计数下降;
3、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血管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引起白细胞计数下降。
除上述原因外,化疗后骨髓抑制、脾功能亢进、脾脏梗死,以及使用抗肿瘤药物,如甲氨蝶呤、巯嘌呤等,都可能会引起白细胞计数下降。在进行病因治疗后,白细胞计数可逐渐恢复正常。如果白细胞计数持续下降,甚至出现粒细胞缺乏,则需要考虑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能,需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