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形态性血小板增多症是指不伴有骨髓造血细胞异常增殖的血小板增多症,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或黏膜自发性出血,且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建议患者及时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一、病因:
不伴有骨髓造血细胞异常增殖的血小板增多症,主要是由于机体内小型血小板增多所致。常见的诱发因素有过度劳累、感染、恶性肿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二、症状:
1、皮肤黏膜出血:皮肤黏膜可出现淤点、淤斑或者血肿,且鼻出血、牙龈出血的症状可逐渐加重;
2、鼻出血:可表现为单侧鼻腔流血,也可出现两侧鼻腔交替出血;
3、牙龈出血:牙龈可出现自发性出血,刷牙或坚硬食物刺激后可能导致牙龈出血;
4、胃肠道出血:可能会出现呕血、黑便,大便呈柏油样黑色;
5、泌尿系统出血:可能会出现血尿、少尿,甚至无尿;
6、出血后热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寒战、高热等症状,且皮肤黏膜有瘀点、瘀斑,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
三、治疗:
1、免疫抑制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羟基脲、环磷酰胺等,可帮助抑制巨核细胞增殖,减少血小板生成;
2、化疗:常用药物包括长春新碱、氮烯咪胺等,可帮助控制血小板数目异常增高的情况;
3、脾切除:脾切除可帮助脾功能亢进导致血小板破坏的情况,但是可能会引起血小板升高及血小板数目明显减少的情况。
除以上常见症状外,还可能出现牙龈增生、肝脾肿大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