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通过临床症状初步判断慢性白血病,但最终诊断还是需要进行骨髓穿刺检查。慢性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性疾病,其特征是骨髓造血细胞的恶性增殖失控,且增生的单核细胞和幼稚粒细胞呈不同程度的恶性聚集,浸润其他器官组织。
1、贫血症状: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一般都会出现贫血症状,表现为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悸等。而贫血导致的面色苍白,可以通过食物调理改善,比如适当多吃动物内脏、菠菜等;
2、易感染: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由于免疫力下降,体内白细胞数量减少,其免疫功能受损,容易出现各种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等,从而出现咳嗽、发热、尿频、尿急、尿痛,以及皮肤软组织感染,如疖肿、痈等;
3、出血症状: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由于体内白血病细胞的增多,影响血小板的生成,血小板减少后容易发生出血症状,常见为皮肤黏膜的出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胃肠道出血等;
4、淋巴结肿大:大部分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都会出现淋巴结肿大的情况,肿大的淋巴结多见于脾门、脾脏部位,少数在颈部、锁骨等部位。
除上述症状外,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多部位浸润的表现,在身体各部位都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肿大,同时可能还伴有脾大、骨骼关节疼痛、牙龈增生、胸骨压痛等症状。临床上对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诊断,主要是通过骨髓穿刺检查,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综合判断,而不是根据临床症状。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