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白血病的亚型,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染色体改变、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发热、脾脏肿大、出血或白细胞浸润等症状。根据临床表现和血常规检查,可将其分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加速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以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晚期。建议尽早前往医院就诊,遵医嘱进行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1、临床表现: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而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减少不明显,白细胞分类中可出现幼稚型细胞,而成熟型细胞不增多。通常红细胞比容低于0.33。白细胞浸润较少,脾脏一般不肿大。血涂片检查偶见成熟型细胞。病变累及脾脏时,可出现脾脏肿大,个别病例可发生脾梗死;
2、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可呈进行性下降,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而血小板计数一般正常或轻度减少;
3、骨髓象检查:骨髓穿刺可见增生活跃或极度活跃,粒细胞呈幼稚型,比值<0.5。红细胞形态正常,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幼稚型细胞,红细胞比容低于0.5,甚至发生贫血;
4、其他检查:血涂片检查可见原始和幼稚细胞。免疫球蛋白检测显示,多数患者血清IgG水平增高。少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可出现类风湿因子阳性,细胞遗传学显示,染色体核型异常。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旦确诊,应尽早进行治疗,可遵医嘱选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接触辐射、化学物质等,以免加重病情。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