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白血病骨穿刺次数,一般针对于白血病各个分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不是次数越多就是好事。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性疾病,儿童可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心悸、气促、骨骼及关节疼痛等症状。
1、第一期:症状不明显,或者没有症状,仅表现为外周血的白细胞计数增高,这种情况下需要每隔2-3天做1次骨穿,明确细胞的情况。如果没有进一步的发展,可以隔一段时间后再做,如果出现了进一步的发展,则需要再次进行骨穿;
2、第二期:症状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和感染等症状,需要每隔1-2天做1次穿刺,明确细胞形态,进一步了解病情。如果没有继续发展,也可以隔一段时间后再做,如果出现了进一步的发展,则需要再次进行骨穿;
3、第三期:症状更加明显,除贫血和出血以外,还会出现原发和继发的血细胞减少,以及白细胞增高等情况,这时需要根据治疗反应和血液学反应的结果,决定是否需要再次进行骨穿,如果症状有所缓解,血液学反应有所恢复,则可以减少骨穿的次数,如果没有缓解甚至出现加重,则需要遵医嘱进行第二次骨穿;
4、第四期:即骨髓细胞学检查异常,大量细胞增殖,临床症状加重,需要再次进行骨穿,如果没有缓解,则需要遵医嘱延长骨穿的间隔时间,直至病情得到改善,再次进行骨穿。
如果儿童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带儿童前往医院就诊,遵医嘱进行血液检查、骨髓象等,以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化治疗。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