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中小学生今天开学了。记者从市德安医院了解到,因寒假期间一些中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春节后至开学前,由家长带着前去治疗网瘾的孩子络绎不绝。
家长陪着孩子看医生
上周五上午,记者来到德安医院心理科,看到几位家长带着孩子正在等待着心理医生的心理疏导,心理科主任王瑞文忙得没有时间接受采访,记者只好先与家长聊起来。
家住永宁花园的崔先生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念初二,寒假前就发现他时常偷着到网吧玩游戏,曾有几次玩到深夜都不归。春节期间,一连几天都找不到孩子踪影,当他在北环路一家春节都没停业的网吧里找到儿子时,儿子说,他与同学除夕吃完晚饭来此上网玩游戏,已4天没有走出这家网吧了,玩游戏玩得连手都没有力气抬起来。崔先生意识到孩子是有了网瘾了。“心病还需心药治”,他将孩子带回家后并没粗暴对待,而是耐心沟通,孩子也答应不再这样了,可谁知仅休息了一天就又没了人影,最终是在新北区黄河路一家网吧找到的。一位姓江的家长说,这个寒假她已是第二次带孩子来这里了,心理疏导后孩子会好几天,但时间一长又会乘家长不注意上网玩游戏。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4人中,没有一个是孩子自己主动愿意上医院的。正在等待作心理疏导的袁姓初三学生说:“看心理医生,怕被说成是精神病,所以是家长逼着才来的。”
是瘾非是病
王瑞文主任告诉记者,家长发现孩子上网成瘾得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否则情况会越来越严重。他说,中国目前约有4000万未成年网民,其中约400万是俗称的“网瘾青少年”,他们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面临许多现实问题:学习成绩下降甚至辍学;与父母矛盾激化甚至离家出走;撒谎、逃学甚至偷窃等。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非孩子精神上出了问题,而是教育体制及家庭教育的缺陷。社会和学校给青少年施加了过大的竞争压力,家庭的过高期望和溺爱又使这些青少年沦为现实生活中的失败者,继而躲进虚拟的网络世界,以逃避现实。显然,这绝非疾病问题,就像我们不能一看到某人疲乏无力就说他有病一样,如果此人连续工作几天没有休息,当然就会疲惫,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但疲劳状态不等于疾病。
王主任说,来此进行心理疏导的以中小学生居多,年龄小的只有10岁,大的也才15岁,对于这些所谓的“网瘾青少年”,如果不问缘由就给他们贴上“精神疾病”的标签,不仅无助于戒除网瘾,反而会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更增添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挫败感,对他们未来的就业、成家都可能产生不可预测的负面影响。正是这个原因,才使得一些上网成瘾的孩子不愿主动接受心理疏导。孩子迷恋网络游戏的原因很多,家长要坐下来和孩子细谈,看看到底是单纯的好玩、寻求刺激、厌学、缺少家庭温暖还是其他原因,比如:是学习压力过大、出于缓解压力的需要?还是和同学关系不协调、出于暂避现实人际关系紧张的需要?等等。家长与孩子应从中找出原因,然后找到解决的办法。王主任说,正由于孩子上网成瘾的原因多种多样,作为家长不应指望通过一两次心理疏导就能脱瘾,他曾接待过一名孩子,经过两个多月近20次的心理疏导与沟通,孩子上网成瘾的问题才得以摆脱。
对症疏导更要紧
据王主任介绍,精神医学诊断中的确存在这样一种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即明知某种习惯不好、为社会规范所不容或会给自己带来危害,但又不能控制自己去从事这一习惯性行为的冲动。“网瘾”就是这样一种情况。因此,德安医院心理科所作的主要是进行心理疏导,只有出现了严重心理障碍,他们才会让家长带着孩子到102医院接受住院治疗。同时,心理疏导也得对症,因为尽管都是上网成瘾,不同的个体是有差异的,家长、孩子要耐心,心理疏导的医生更要耐心。家长发现孩子上网成瘾后,不能急于求成,要进行引导,让孩子意识到所存在的问题,从心底里接受必要的心理疏导,这样才会有成效。
几种方式供参考
王主任建议:由于把电脑直接放在孩子房间的家庭很多,孩子因浏览不健康网站成瘾的情况也很多,家长就应该改变电脑的放置地点,最好能放在家长视线内,以便掌握孩子的上网情况,孩子也就不易成瘾。其次,每天的上网时间段不要固定,比如:今天上午上网,那么明天上网时间应改在下午,这样可以有效打破时间动力定型模式,晚上9时至11时这个时间段尽量不要上网,因为这个时间段是大脑中的多巴胺生成的高峰时段,避开这一时间段,可以很好地规避成瘾。第三,可以在电脑旁设置闹钟提醒上网时间,或者是张贴上网提醒卡;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订上网契约,引导孩子自觉规范自己的上网行为,每次上网时间限制在2小时以内;如果玩游戏,最好是玩一些单机游戏,这种游戏玩上一段时间后就容易产生腻烦心理。
王主任说,家长双休时应多带孩子外出,锻炼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因为单纯限制上网或玩游戏,非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容易让孩子形成逆反心理。只要家长处置得当,孩子学习成绩过得去、人际关系良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意志品质不错,就不会染上网瘾。一旦发现孩子出现网瘾后,切不可粗暴对待,否则孩子的逆反心理会愈加明显,摆脱网瘾也更为困难。
(实习编辑:林翠坤)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