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 > 心灵引导

批评孩子 声音要低

2015-02-03 00:57:17生命时报

  一天晚上回家,刚走进楼门,就听见一声尖叫:“为什么又考不及格!说!”随之而来的就是孩子的哭声。我苦笑了一下,这样的情景已经是家常便饭了。一楼这家人有个12岁的男孩,平时看起来挺老实,只是不敢跟人对视,偶尔与他目光接触,也能从其眼神中看出怯懦和自卑。他的父母都是暴脾气,而且喜欢大喊大叫,而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只能越来越没有自信。

  生活中,不少家长可能不打孩子,但往往把满腔怒火诉诸言辞,声调高、话难听。刚开始,孩子一般能被父母的大嗓门“镇住”,乖乖地听话,但他们只是被吓住了。逐渐地,孩子会开始抵触父母的训斥,这样宣泄愤怒还会破坏亲子关系。我们可以看看这种大声训斥中,高频出现的一些句子及孩子的理解。1.“你怎么又这样”:我又做错了,也许我就是个坏孩子。2.“你还是不是我的乖宝宝”:妈妈觉得我不乖,她可能不会爱我了。3.“你不要”:父母太不讲理了,我没有自由。4.“你必须”:这是个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命令,我要反抗!长此以往,父母的大嗓门对孩子的效果会跟挠痒痒一样,孩子还能从中明显感受到父母的无助。

  比起对孩子大声批评、威吓等方式,不如试试低声教育。心理学家发现,传递信息,不同的声调会起到不同效果。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低声调更容易让其接受。首先,低声调让人更有理智,情绪更平和,也让孩子抵触、逆反的心理防线有所松弛,利于沟通。其次,低声批评能让孩子的听力更集中,更容易反思自己的错误。第三,低声教育还可以先发制人,尤其对青春期的叛逆孩子来讲,父母低声教育,孩子反抗的声音往往也高不起来,能防止双方情绪越来越激动,大人惹了一肚子气,孩子也不服气。最后,低声教育能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并建立起强大的自信,性格更好。

  其实,孩子更容易记住的,不是家长说过的话,而是父母当时的情绪和他自己的感受。父母让孩子感到愉悦、舒适,那他就会跟随你的引导;他感受到的是压抑、愤怒,就会离你越来越远。要想做到低声教育,父母需注意以下几点:

  1.想发火前先深呼吸。当你怒不可遏、想要发火的时候,请赶紧深呼吸。假如还是难以控制情绪,那么就暂时离开一会儿,等自己的情绪调整好了再去面对孩子。降低声音不但可以约束自己,控制情绪,也可以降低孩子的反抗。孩子也会因此更集中注意力听,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

  2.语气和措辞恰当。父母批评孩子天经地义,但必须把孩子放在平等的地位,说话前三思,运用恰当的语气和措辞。比如说“我爱你,但是你的行为妈妈不能接受”,这种话比粗暴地指责要好得多。还要坚持到底,不要越说越来气,声音突然高八度。

  3.解释明白你的要求。家长要用低声调,秉持客观和建设性的态度,把期望孩子做到的事情解释明白。比如带孩子逛超市,告诉他不要乱动商品,并说清楚违反规矩的后果是什么。从头到尾说清楚就好,无需大声威胁。还要注意就事论事,不要给孩子贴标签,更不能旧事重提。少说“你这孩子怎么总这样”、“你太不不让人省心了”这样的话,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还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