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生活在北京,没有人能对人口的密集视而不见。在这座版图快速扩张的现代都市里,环境变得越来越拥挤。每天,我们在人流中穿行,公共汽车、地铁拥挤不堪,商场、公园熙熙攘攘,在都市中要找一片清静之所变得越来越困难。
然而,我们一方面忍受着城市的拥挤,另一方面却感受着前所未有的孤独,一种身处闹市的孤独。
孤独不是一种简单的心境,更多的时候,孤独感是因与社会环境隔绝而产生的
在心理学里,孤独感是指长时间独处所产生的心理感受。长期独自海上航行的航海家、看守灯塔的人、孤身一人守卫边防哨所的战士、呆在狭小空间航行在外太空的宇航员、野外形单影只的旅行者……这些都是通常意义上的孤独者,也就是说,心理学里所讲的孤独更多是指在“孤独”环境下的心理反应。
如果是这样的话,生活在都市中的人是最不应该感到孤独的,但事实恰好相反,美国的几位心理学家对人们的孤独感进行了调查,在被调查的400名工人中,100%的人回答说常常感到孤独;另外一位心理学家在关于友谊的研究中也发现有67%的人时常感到孤独。
其实,孤独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心境,不应该理解为孤单的感受,除了物理环境隔绝而产生孤独感外,更多的时候一个人的孤独感是由于社会环境的隔绝而产生的。
心理学家将孤独分为三种类型,社会网络的缺失不能涵盖孤独产生的全部原因
有的心理学家因此把孤独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慢性孤独。这类孤独是由于一个人长期以来一直没有获得一个满意的人际关系网而产生的。人是社会性动物,任何人的健全的社会生活都必须有完整的社会关系网络,以满足社会性的需求,获得依赖,享受亲密感,享受友情、爱情,彼此认同,表达好感,得到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
第二类叫做转换型孤独。这类孤独是由于社会关系网的丧失所引起的,如至亲至爱的关系中的某个人离世,婚姻关系破裂,工作、生活环境的变换导致原有的情感维系中断,陷入孤独。
第三类是日常暂时性的孤独。这种孤独是短暂的、偶尔发生的,这种孤独即使是生活得非常幸福的人们也会有所体验。
从这三种分类来看慢性孤独、转换型的孤独都是由于社会网络的缺失而引起的,而暂时性的孤独,或许只是一种寂寞或无聊。
但是,仅把孤独归咎于缺乏社会网络似乎也不够充分,人们都说中国社会是一个关系社会,人们很注重营造自己的社会关系网,家人、亲戚自不用说,朋友、同学、同事、战友、老乡、生意伙伴、网友,许多人的社会关系的网络不可谓不庞大,网络间的联络方式又极为方便,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实时在线聊天,可以随时随地保持联系,但是人们为什么还会感到孤独呢?
一颗心灵寻求理解而不可得,是因为现代文明切断了感受社会的情感的神经
著名学者周国平曾讲了这样一段话,对于孤独的区分是比较清晰的:“孤独是一颗值得理解的心灵寻求理解而不可得,它是悲剧性的;无聊是一颗空虚的心灵寻求消遣而不可得,它是喜剧性的;寂寞是寻求普通的人间温暖而不可得,它是中性的”。
的确,孤独不等于寂寞,更不是无聊,孤独是寻求真正的心灵沟通,社会网络提供的多半是消除无聊,驱逐寂寞,希望在喧闹、熙攘中摆脱孤独的人,只能陷入曲终人散后更深的孤独。
人类想方设法离开田园向现代文明迁徙,浑然不觉这时已经切断了许多感受社会的情感的神经。当人们不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把自己绑定在时针上,似乎从未觉察到与家人说话的机会已经渐少。当亲情通过电波去传播时,我们看不到彼此的眼神,当生活的语言变成了短信,带来的可不仅仅是一些错别字和文字的苍白、干涩,情感被现代文明过滤了。
人们逃离了“鸡犬相闻”的传统,钻进了钢筋水泥的都市文明,实际上已经心甘情愿地选择了孤独。注重保护自我、保护隐私的现代人也封闭了相互了解的窗户。人们警惕地盯视着一个向你发话的陌生人,亲自重重地关上了信任的大门,也关上了走出孤独的门。
要摆脱孤独就不能放弃自然的情感交流,无须刻意营造感情,只要保留传统的朴实和纯真
人们在无形无序的世界中为自己定位,把自己划归某个阶层,又千方百计摆脱这一阶层进入更高的阶层,不断缩小着自己的交往范围,在自己的身边划上一个看不见的、拒绝亲近的隔离圈。人们苦苦追寻,希望找到一个可以归属和认同的人群,但往往发出相同的感慨,茫茫人海,知音难觅。
电视的喧闹、音乐的鼓噪一起打发无聊,网上聊天、网络游戏消除了孤寂和落寞,人们还在等待消除孤独的手段。科技再发达也不能发明感情,技术再先进也不能创造知音。
我们不愿意放弃来之不易的现代文明而回归农耕社会的传统,但我们却不应该放弃自然的情感交流方式,去追逐更为“浪漫”的鲜花传情,去收集很“酷”的别人精心编织的祝福短信,放弃“土”节日的团聚追不知所以的“洋”节日的时髦。不用刻意去营造感情,不用刻意去编织美言,只要保留那份传统的朴实和纯真。
(实习编辑:贺凤丽)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