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 > 生活心理

购物减压不成反加压?自测你是否患上“购物强迫症”

2013-11-06 00:22:3639健康网

  “强迫购物”更多时候被称为“购物强迫症”,这种病症多见于女性,达到5%-10%,更多见于20-30岁的女性。如果说购物是为了缓解压力,但购物过后反而心情更加低落,就能够怀疑患上了“购物强迫症”。日本健康百科网站给了一套测试题,让你自测是不是患上了“购物强迫症”。

  对购买了的物品毫无兴趣

  日本昭和大学医学院精神科大坪天平讲师解释称:强迫购物症状的特征表现为几个方面:每周都会兴起好几次购物的冲动,如果不买的话心理上始终会不爽;一旦买了东西,情绪就会格外高涨,产生一种自己就像女王一样的快感;而回到家以后,面对着自己买的东西又会感叹“我为什么要买这种东西”;同时,对自己买来的东西实际上毫无兴趣,买来之后就会放置不理。“这些都是明显的购物强迫症的症状。”大坪医生表示。

购物减压不成反加压?自测你是否患上“购物强迫症”

  患上购物强迫症的女性占大多数,这是为了消除压力所付出的代价。但重点问题在于,如果这样反复的话,心情不但不会变好,反而可能越来越糟,产生自责的念头,进而可能恶化成为抑郁症。

  “一旦这样的心理状态合并抑郁症以后,精神会进一步产生不安定的状态,甚至可能有自杀的危险。从其他的角度来说,可能会刷信用卡过度导致破产,或者出现偷盗、抢劫违法行为。”

  购物强迫症也该治,自测可判断

  一旦发现自己有或轻或重的购物强迫症,早点进行治理爱哦是最好的。“如果肯定自己有这方面的心理疾病,应当及时到医院精神科就诊并获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如果只是处于怀疑阶段,不妨做一个自测来进行判断。”

  自测是不是患上“购物强迫症”

  沉迷于购物无法自拔(如想要再次体验过去的某次购物体验,制定下次购物计划,为了购物所花的钱而不择手段等);

  为了进一步获得快感和兴奋感,购买的东西越来越高价;

  进行压制自己购物的欲望、减少花在购物上的金额、不购物等努力,但从未成功;

  作为一种逃避问题的手段或作为缓解糟糕心情(如没精打采、罪恶感、不安、抑郁等)而购物;

  当因某种原因没能成功购物时,一定会找个其他的理由将这次没买的东西补买了,而这种情况常常出现;

  为隐藏自己沉迷购物的状况,向家人、医生及其他人撒谎;

  为获得购物的钱,进行非法行为如诈骗、盗窃、贪污、卖淫等;

  因沉迷于购物导致失去人际关系、工作、学业等或导致处于危险边缘;

  为挽救因购物强迫症所导致的令人绝望的经济状态,不惜向他人借钱。

  (如果以上选项存在5项及以上者,则可确诊患上“购物强迫症”)

  在治疗方面,使用“选择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剂”(SSRI)进行治疗比较有效。“用药后可改善7-8成症状,而治疗需要花3-6个月时间,彻底性治疗非常重要。”大坪医生表示。

  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地让自己对购物以外的事情保持一定的兴趣,充实地生活才能有效预防购物强迫症的发生。同时,“扩大自己的视野”也是有效的手段之一。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