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 > 心理备用文章

新闻事件背后的心理问题

2008-03-12 20:43:0039健康网社区

  博彩赌球

  ——投机心理

  新闻回放:

  2004年的某一次体育彩票开奖,500万元特等奖号码正好与张先生家的电话号码后7位相同。每次都要买上一注自家电话号码的张先生这次却没买,眼睁睁看着别人拿走了500万巨奖,张某悔恨不已!当晚就紧张、失眠、焦虑不安,逢人就说“500万是我的!”经家人陪同到精神病院,检查后,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心理医生点评:

  漫天飞舞的彩票是近几年的另一大景观:“2元开出任意球,一脚踢进500万”、“百万巨奖,现金兑付”、“投资2元,幸福一生”……如此诱惑人心的宣传比比皆是。

  人们普遍存在一种投机心理,总想以最小的代价赢得最大的回报,而2元一注的彩票从理论上迎合了人们的这种投机心态。

  心理学家认为,彩票给彩民提供了暴富的机会,但如果不能以正确的心态来看待彩票,就会产生“博彩综合征”等心理问题。许多人在购买了彩票后,总是以一种过于急切的心态盼着开奖,整日魂不守舍,坐卧不安,还会进入强迫状态,即明知自己不该这么去想,但就是无法摆脱这种想法:有的彩民,明明知道自己的彩票没中,但总是把彩票和每一次的中奖号码保留下来,经常不由自主地再次核对,生怕遗漏了大奖;有的人在屡买不中之后,情绪低落,干什么事情都无精打采,导致抑郁症。

  没有中奖的人出现精神异常,人们容易理解,其实,那些中了奖的幸运者们更易出现心理失常。因为一瞬间的暴富狂喜极易产生心理冲击,若不能以一种较为平和的心态来对待,出现“范进中举”式的疯狂也是可能的。

  其实,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发行彩票是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的一种手段,彩票发行的收入一部分用于返奖,一部分是用于社会公益事业。据有关人士统计,中国足球彩票的中奖概率仅为160万分之一,而中国体育彩票“6+1”玩法的中奖概率甚至只有1000万分之一。所以从投资角度来讲,彩票本身是一种失败远远大于成功的游戏。因此,人们应以平常心看待博彩,以健康的心态玩彩票,中奖了算你运气好,没中奖没关系,也算为社会公益事业出了一份力。

  偷窥隐私

  ——窥探心理

  新闻回放:

  2003?0月份,香港一周刊为了迎合部分读者的感官刺激,增加卖点,不顾新闻道德,公然将黑道人物胁迫拍摄的女艺人裸照登在杂志封面上,民众感到震惊,传媒同声谴责,在强大的压力之下,该周刊被迫停刊。而台湾的璩美凤万万没有想到,她与异性朋友的“床上戏”被偷拍,制成VCD广为流传,影响极坏,对当事人造成严重伤害,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偷窥。

  心理医生点评:

  偷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反映了人们对于隐秘的或未知事物的一种探奇心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一些人在保护自己隐私的同时,不会放过偷窥他人隐私的机会。这种窥探心理一方面是出于潜意识对自身安全的考虑,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感官刺激,从别人的隐私那里学到某些东西。如果偷窥成为一种恶习,难以改正,就会被认为是精神病中性变态分类中的一种。所谓偷窥癖、偷窥狂,往往会借偷看异性脱衣、如厕、洗浴、性行为等,来满足对异性的好奇心。当然,一般的偷窥是否转化为偷窥癖或偷窥狂,必须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是否成为个人一种无法克制的行为;是否对个人生活造成影响;是否对社会或他人造成危害。

  被偷窥者,多数人都是被迫无奈的,但有的人为了成名成星,便在隐私上作文章,利用人们关注隐私的好奇心理,编造隐私,故意泄漏隐私,让传媒报道,达到成名的目的。港台地区称之为隐私炒作或作秀,隐私成为他们成名的“敲门砖”,医学上认为这种行为有暴露癖之嫌。

  投毒纵火

  ——“泛目标报复”心理

  新闻回放:

  2002年9月12日,南京人陈正平因与同乡竞争生意失败,竟用剧毒灭鼠药“毒鼠强”实施报复,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汤山投毒案”,造成200多人中毒,其中30多人死亡;同年6月16日,两名不满16岁的北京少年因与一网吧服务员发生纠纷,起意报复,遂购买汽油纵火网吧,造成25人丧生……

  心理医生点评:

  在这两起事件中,陈正平和两位少年的报复行为都是针对个人,其结果却伤害了众多无辜者。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泛目标报复”。

  报复首先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是发泄不满的一种情绪体验。少部分人会将报复心理落实到行为,这种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也司空见惯:你骂我一句,我回敬你两句;你做一件事对不起我,我就背后捣你一次鬼。绝大部分报复行为的目标是单一的,但如果报复目标泛化,不是针对一个人,而是一群人,这便是“泛目标报复”,其结果往往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心理专家认为,“泛目标报复”是一种心理障碍。因为这类现象既是心理方面的,又是行为方面的;既有性格方面的特征,又有道德方面的特征,所以又称之为“人格障碍”。

  缺乏母爱、父母过分严厉、家庭破裂、恶劣的社会环境等因素均易造成儿童性格扭曲,形成冷漠无情的性格。制造北京网吧纵火案的两少年都是单亲家庭,而且均辍学在家,失去了家庭和学校教育,流浪社会,感染了许多坏习气,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十分脆弱,一旦遭到藐视、欺辱或他们认为不公平的对待,往往采取极端行为来实施报复,对可能造成的恶果,他们却很少考虑。投毒者陈正平叙述作案动机时,曾说,我只想让他做不成生意,没想到会造成那么多人中毒和死亡。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每个社会成员应该具备更加完善的心理素质。有报复心理的人,神经经常处于亢奋状态,易误解别人,怀有戒备和防范心理,很难与人相处,所以这些人必须学会谅解及心理换位思考,增强自控能力,以遏制报复情绪的产生。同时,社会也应具备一种机制,让人们的愤怒、烦恼等不良情绪得到健康的疏导与发泄,这样才能化解矛盾和冲突。所以,建立和健全心理干预机制,开展心理咨询、疏导、干预、矫治,十分必要。对比较严重的人格障碍患者,应有专人陪护,定期看心理医生,进行必要的治疗。

(责任编辑:谭静宇)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