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 > 心理常识

揭秘:生活中常常上演的“心理游戏”

2012-06-22 01:06:00心灵咖啡
生活中常上演的“心理游戏”

  你“挑拨离间”了吗?

  “小明我告诉你喔,舜子经常在你的背后说你这个人很不够意思!你看他表面上好像对你不错,但事实上他心里是很讨厌你的。”从这句话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这个人在玩的就是“挑拨离间”的心理游戏。喜欢挑拨离间的人,他的内在是很需要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很可能在他童年的时候父母就经常鼓励他打小报告,以至于在往后的人生里,他就会不断地用这种挑拨离间的方式来建立自己与他人的亲密关系。

  “终于被我逮到了”

  “终于被我逮到了”的心理游戏经常出现在男女朋友的亲密关系之间。会玩这种心理游戏的人一般来讲他童年时期的愤怒受到了压抑、否定。在他的价值观和内心深处,一直认为愤怒是不好的,因此在成长过程中,会很害怕自己对别人的攻击性、侵略性,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有冲突。所以他通常会积累发生多次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容忍,当内心积压许多无法对人表达出来的愤怒或不满情绪,到最后忍无可忍,终于一次爆发出来了。

  “法庭”上见!

  日常生活中,“法庭”游戏非常常见,当事人会试图找一个类似法官的人,来评判在游戏中到底谁对谁错。这个时候一些自以为很公平、公正的人会特别容易上钩。这个游戏最主要的目的只是为了证明:“我没有错,一切都是由你造成。”其实现实的层面是消极的心态:我总是错的。或想证明“他们说过我是对的”。当事人希望透过权威者或更多人的力量来支持自己的立场,他认为自己本身并不足以表达内在那股受委屈或不舒服的感觉。

  挑衅

  这个心理游戏的玩法是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感觉,而用一些肢体语言或双重信息向对方传达自己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最终让对方忍无可忍首先爆发冲突,证明自己是无辜的,更深一层的声音是:“我是不值得被真心对待的”、“我真是一个命苦的人,没有人会真心对待我。”这些声音都是我们在童年时与父母互动中所存放于内心的感觉,事实上,我们早在童年的时候就已经做好这样的人生决断了。

  “惹人厌”

  玩这个游戏的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去破坏,最后想挽回又为时已晚,只有哀天叹地、悔不当初。这样的游戏就称为“惹人厌”,不沦落到被一脚踢开、旁人不屑一顾的地步,这游戏就不算成功。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满脸的反悔之意,但稍后还是一样老调重弹、无药可救。儿童时期总是被父母看不起,在“你真是个没用的家伙”的辱骂声中成长过来的人,最容易成为此种类型的人。

  “我很惨”、“我比你更惨”和“你活该”

  玩这个游戏的人,通常会表现得很惨,甚至真的发生了很惨的事。他玩这个游戏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别人的关注。当事人实际上是在扮演受害者,上钩的人可能会以拯救者的姿态出现;也可能出现另一种情况,对方也扮演受害者,玩起了“我比你更惨”的游戏。如果对方扮演迫害者角色,便可能玩“你活该”的游戏。

(责任编辑:龚艳丽)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