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 > 热门话题

“独居”成全球流行 你有没有“交际疲劳”?

2012-04-23 01:41:00生命时报

  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汪 冰

  ●英国调查:全球独居人数15年间增长了55%

  ●专家提示:独处有利审视内心,但要提防抑郁

  曾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多数人的渴望。可到了现在,这样的情况似乎在悄悄发生改变。近日,据英国《卫报》报道,欧睿国际信息咨询公司的市场调查显示,全球独居人数增长迅猛,从1996年的1.53亿人增至2011年的2.77亿人——15年间增长了55%。

  其中,瑞典的独居人数最多,47%的家庭只有一口人;其次是挪威,比例为40%。在日本,30%的家庭也只有一个人。在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单人家庭也增长迅速。研究者表示,独居的兴起,可能改变人们理解自我以及亲密关系的方式,甚至影响人际沟通模式。

  从心理层面来看,首先,选择独居,是现代生活压力太大的无奈之举。为了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专心”应对工作和生活,家庭也渐渐变成了一种负担,使人出现抵触、拒绝心理。其次,独居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交际疲劳”。社会越发展,人际关系越错综复杂。无论朋友、同事、家人,真心越来越少,利益纠纷越来越多,为了保护自己,很多人宁可选择逃避。最后,现代交流方式日益转变和发达,使人们足不出户便能交到无数朋友、与人畅谈天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家人的陪伴作用自然不那么重要了。

  我们需要适当“独处”,从而审视内心、给自己一个完全放松的空间和机会。可若是永远一个人生活,则可能打破心理平衡,导致孤僻冷漠、消极倦怠,加深人际之间的距离和隔阂,时间长了,甚至有可能诱发抑郁情绪。

  事实上,感情需要培养、交流与增进,与其一个人躲起来逃避,不如学会如何更好地与人相处,找到适合陪伴一生的人。跳出利益纠葛,对他人多一些包容和理解,不要把每个人都想得那么复杂,用内心的善良去感染他人。同时,见到邻居、熟人等,可以试着打个招呼、给个笑脸,发现人际交往中的温馨和乐趣。提醒自己看一些文学、哲学方面的书籍,让自己多一些人情味。真正的智者,应当像朱自清所说的“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责任编辑:周菌)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