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密热门话题

职业女性易成“缺位”母亲吗

2011-03-09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近年来,随着职业女性越来越多,多数孩子的照顾就只交给爷爷奶奶或保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母亲角色缺失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职业女性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缺位”是导致当前青少年在人际交往、自我管理、习惯养成等方面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

  从其近年接触的心理咨询案例中可以发现,青少年和家庭教育方面的占大多数,而这些案例的背后,职业女性在家庭中母亲角色的缺失往往都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大致统计了一下,在这些案例中,因为职业女性母亲角色的缺失,有61%孩子由此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64%孩子由此自我管理能力不足,74%的孩子由此出现人际交往困难。”专家说。

  众所周知,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更多的女性走进职场。面对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角色冲突、工作冲突、角色模糊等使得职业女性在生理、心理上不堪重负。当今社会竞争愈发激烈,迫使职业女性更多地要把精力和注意力投向工作上, 而目前的“4+2+1”倒金字塔家庭结构,也使得职业女性可以减轻对家庭关注。但这些职业女性往往忽视了一点,母亲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是无法替代的。

  对此,心理专家解释说,母亲的角色是重要而特殊的,6岁以前的孩子,母亲给予的安全感和情感亲密度,是任何一个人都不能替代的。在孩子出生的第一年,母亲的接纳、喜欢、拥抱、躯体抚慰和精神关注,将促进孩子与母亲形成信任、安全、温暖的关系,这样的依恋关系能让孩子变得健康、活泼、开朗、自信和自尊,为以后孩子的个性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但现在很多职业女性在孩子出生后,往往都是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保姆照顾,这就容易造成孩子难以与人形成良好的依恋,很多不能形成依恋的孩子成长中则会出现边缘型人格障碍。同时,职业女性陪伴孩子的时间也比较少,当孩子缺乏在母亲身边撒娇和依赖的机会时,孩子也会因感到不受重视而产生自卑。

  此外,职业女性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看时,隔代教育的问题就凸显出来。尤其是老人怕孩子闯祸、受伤,被子女埋怨,因而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剥夺了孩子对外界的感知和体验,不利于孩子感统协调,孩子的“耐挫折”能力也难以提升,可能导致孩子在未来的生活和自我管理中眼高手低,赢得起输不起。更加值得关注的是,老人更多的是是在物质的上的给予与关注,殊不知恰恰是物质的过度补偿失去了内心的欲望和动力,无形中培养造就了很多内心无欲望、生活无目标、学习无动力的三无状态。

  对此,不同阶段职业女性家庭教育着眼点应有所侧重。在婴儿期阶段,职业女性即使很忙也尽可能多地与孩子有肌肤接触,给孩子心理上建立“印刻效应”,为孩子的人际交往充分铺垫安全感和情绪的愉悦感;童年期,应着重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用自己的言行举止积极暗示和引导孩子,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做到放而不纵、管而不束、爱而不溺;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则着重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着力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让青春期的孩子有情绪能量有所释放。

(实习编辑:张华仙)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