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 > 交往技巧

开拓社交圈缓解交际疲劳症

2010-05-21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有的网友在个性签名写着“如果不用吃饭那么就不用工作了”虽然未必是完全正确,但是吃饭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那么如果当吃饭变成一种“工作”之后,许多人也就因此而经常要为吃饭奔波,但内心却很空虚……现代都市人面临着对“社交疲劳”的挑战。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心理不适应等焦虑反应势必增多,由此引起的社会焦虑让都市人更加疲惫。

  “几乎每天都要喝很多酒,你如果不和顾客喝酒就不会认识那么多人,生意就不会好。整天穿梭于各个酒桌之间,虽说都是‘朋友’,但也只是工作关系。当遇到心情不好的时候,翻遍手机上的通讯录,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倾诉对象,那时真是感受到了什么叫寂寞。”24岁的刘吉,是我市一家酒吧的公关人员,经常推杯换盏的交际生活让他的精神和身体双重受损,专家称他患上了“社交疲劳症”。

  有着类似经历的某化妆品公司美容顾问张瑜,为了拓展客户市场,已经把饭店变成了另一间办公室。“为了节省时间,我一般都会安排在中午或晚上与客户见面。联系客户的时间只能放在开车的路上,一点私人空间都没有,周末只能用来补觉。”连续不断的饭局消耗了张瑜大部分的体力与精力,“累”是她对一天工作的评价。

  事实上,在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压力下,越来越多的职场人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愿穿梭于社交场合,努力构建自己的“关系网”,搞得身心疲惫。

  “关系”在作怪中国人重视饮食,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习惯把人生的喜怒哀乐、婚丧喜庆、应酬交际“导向”饮食活动,用以礼尚往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饮食方式上,中国人也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聚食制。中国人常说“民以食为天”,这反映出饮食文化对中国人的重要性。人们不仅要在饭局上谈生意,很多社交问题也要在餐桌上解决。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阿尔泰表示:“中国社会注重饮食文化,很多工作的展开要建立在人际关系的基础之上,这出自于一种交往的需要,而工作的交往虽然更直接的是把感情作为基础,但是最根本的还是利益。从而使得人们十分注重人际关系以及过分依赖社会关系。”

  专家称如今社交活动已经不再单纯是情感上的沟通,精神上的共享,转而成为一种职场生存的工具。而财富增长与人际关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当获得的财富越来越多的时候,人们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更加热衷于人际交往,而这种交往一旦超过自己的生理和心理极限,就会导致疲劳,形成恶性循环。

  阿尔泰指出,人和人的交往方式有很多种,除了吃饭还有更积极的交往方式,“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请人健身游泳或打台球也可以达到社交的目的,人们由健身进入社交,不仅能体现社会的进步,同时也能顺应人们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反之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又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实习编辑:李丽欣)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