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让孩子离开对旧文具的恋恋不舍,不如多给孩子留一些玩耍的时间。
家长有没有发现这样的情况:宝贝常常抓着已经用得很脏很旧的东西不放,或者对着一个玩具悄悄倾诉,还会放在身边爱抚、亲昵。如果家长把这些东西从孩子手中拿过来,孩子就会不依不饶、大吵大闹。家长有没有为这样的情况而着急、生气过呢?儿童的恋物心理是一种常见现象,家长不必过度担心,但也不能轻视。
很“听话”的玩具熊
妈妈在带琳琳看病的路上给她买了个很大的玩具熊,琳琳抱着它顺利地完成了抽血、打针、吃药的全过程,自始至终都没有哭,护士表扬了琳琳。妈妈觉得用玩具熊陪女儿看病的办法很管用,于是,下一次就医的时候又带上了“大熊”。这一天,四岁的琳琳要在幼儿园里注射流感疫苗,老师带她去医务室,她却说什么都不肯,哭闹着找老师要“大熊”。老师从玩具柜上拿了个玩具熊给她,也无济于事。
孩子从幼年期开始就需要得到关爱,更需要得到肯定。琳琳对玩具熊的依恋,起初是源于一次看病时被夸奖的经历,这一经历又因重复上演而加深了琳琳的印象,让她产生了一种条件反射,认为将“大熊”与“就医”联系起来,痛苦就会减轻,并且会得到大人的肯定。同时,孩子生病时会对自己产生“怜爱”、“同情”的心理,“大熊”的存在能够让琳琳将这种“同情”转移到他人身上并可以尽情释放,久而久之,琳琳就离不开“大熊”了。
如何让琳琳自愿离开“大熊”的安慰?家长不妨试着在就医时故意让琳琳了解其他小朋友的情况,告诉她“别的小朋友打针就不用大熊陪着,他们真勇敢”一类的话。希望得到肯定的孩子就会转移自己获得认可的方式,放开“大熊”的手。
不离身的小花被
桐桐有一条漂亮的小花被,它是桐桐的襁褓,六岁的桐桐从出生以来就没离过身。三岁之后,这条被子对于桐桐来说已经很小了,但只要在家,桐桐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和它在一起,要么把它铺在小椅子上,要么把它叠起来当枕头。一开始,家长没觉得这个问题很严重,也就听之任之了。但现在桐桐快要上小学了,仍然离不开这条小被子,家长才觉得有必要纠正桐桐的行为,每天把小花被东藏西藏,然而除了换来桐桐的大哭大闹之外,毫无收获。
小被子陪伴了桐桐五年之久,不但是他的好朋友,更几乎等同于亲人。
专家建议,消除孩子对物品的依赖,应当逐步进行,不要采取强硬措施,如果让孩子一下子失去“依靠”,会产生恐惧、悲观的情绪。家长可以用其他相似的被子代替旧物,再逐渐用其他物品代替。专家同时提醒家长,在为孩子准备生活用品时,最好准备多个“备份”,防止孩子对某一物品产生过度的依赖情绪。
能“催眠”的旧毛衣
每到幼儿园开学时,张老师都会发现小班的新生会带来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给自己“做伴儿”。通常,张老师都会用其他更有趣的玩具或游戏让这些东西在一个星期之内失去对孩子的吸引力。然而,小一班的苗苗实在让张老师头疼:他带了一件旧得发黑的毛衣,每到睡午觉时就要把它围在脖子上。只要张老师试图把毛衣拿走,苗苗就会马上惊醒,大哭不已。半个月过去了,张老师想了好多办法来转移苗苗的注意力,情况却毫无改观。
张老师在苗苗妈妈那里了解到,苗苗的爸爸工作很忙,经常要去外地出差。在苗苗一岁左右的时候,爸爸经常抱着苗苗睡午觉,那时是冬天,苗苗爸爸在屋子里就穿着这件毛衣。之后,每到爸爸出差的时候,苗苗一睡觉就要紧紧抓着这件毛衣不放。由于毛衣被苗苗用得很脏了,妈妈洗过一次,苗苗却哭闹着说:“没有爸爸的味儿了。”因此,妈妈只能让这件毛衣陪着苗苗上幼儿园,并且让它一直这么脏下去。
张老师趁苗苗爸爸不出差的时候和他谈了一次,告诉他,苗苗对毛衣的依恋,其实是对父爱的渴望,是一种“皮肤饥饿”的表现。如果爸爸不能和孩子朝夕相处,就要在父子团聚的时候多进行肢体交流,同时必须由爸爸向孩子讲清“旧衣物会产生大量细菌,很不卫生”的道理,这样,依恋父亲的孩子就会听爸爸的话,脱离对毛衣的依恋。
丢不掉的橡皮擦
四岁的笑笑是个公认的“神童”,不但认识了400多个汉字,还会写字,而且写得很工整。但是,笑笑写字的时候,必须要拿着一块熊猫形状的香味橡皮,不时地涂涂擦擦。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橡皮被用得只剩下一个熊猫耳朵,几乎拿不住了。妈妈给笑笑一块新橡皮,但笑笑就是不肯扔掉那个小“耳朵”。如果妈妈把它拿走,笑笑就苦着脸不肯再写字。妈妈想不通:笑笑并不是个节约到“吝啬”的孩子啊,为什么会对一块橡皮如此珍惜?
其实,笑笑并不是“珍惜”橡皮,而是抵触写字。笑笑最初开始练习写字的时候,离开了平时玩惯了的玩具,不得不与纸笔做伴,对于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有点枯燥。那时唯一与玩耍相关的东西,就是这块熊猫形状的橡皮,它是文具,但更像玩具。笑笑一直拿着它,其实是要保留一份玩耍的权利。
与其让孩子离开对旧文具的恋恋不舍,不如多给孩子留一些玩耍的时间。专家建议,家长最好尝试转移、交换的方法,慢慢减少旧物的使用频率,幼儿园老师也应当尽量设计各种有趣的游戏,消除孩子的孤独情绪,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将宝贝的注意力转移到集体活动中,这是消除恋物心理的关键。
(实习编辑:张曼)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