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远虹手里有一本艾博士的新书《七岁儿童的认知世界》,其中详细列出了德国一位7岁儿童长达70条之多的必修课和教育清单。这份教育清单是艾申波茜博士通过大量的研究和比较得出的结论。从提出到定稿历经3年,并对150人进行了单独访谈。
教育清单内容涉及实际生活、社会经验、情感体验和美感感受。艾申波茜博士指出这是一个人生下来的前7年间应该具备的经历体验及掌握的知识。
情感体验方面:
一个学龄前儿童在个人情感和自信心建立方面应该:体验过自身存在的重要性。例如听别人说过“你要是在场该有多好啊”“我们上次聚会就是缺少你”等称赞的话语;
体验过压抑的心情。能够分得清饥饿与愤怒,劳累与悲伤之间的差别。懂得心理学上基本因素的相互联系,诸如尿床是由情绪波动而导致发生等等;
能够原谅大人某次不公正的惩罚;
体验过出门在外时对家和父母的怀念,感受过舒适与将就的差别,在家与在外的不同。在路上奔波时产生的思乡、漂泊、借宿以及无家可归的概念;想赢,但也输得起。
对自身身体的认识方面:
体验过水对人体有浮力;会荡秋千,知道使用不同的身体力量会对秋千的高度有不同的作用;
在床上打过枕头大战;堆过雪人,沙堡,在小溪中搭过水坝,在野地里生过火,并能够熄灭之;
身体生病时的基本急救常识:
发烧应热敷还是冷敷,呼吸有痛感应休息还是运动,知道鸡皮疙瘩,战胜疾病后有自豪感,知道身体生病在所难免的道理;有爬过一棵树的经历;研究过拉链,会用钥匙开锁,会使用工具;有收集东西的愿望;能区分食物和膳食,动作与姿势,气味和气息,能够区分看、凝视和一瞥之间的区别;能为自己或他人保守一个秘密,知道“只有你和我两个人知道的意义”;听过童话故事,从寓言和故事中懂得什么是受难,什么是安逸;
在家庭方面:
熟知家中的亲戚朋友,理解不同的亲属关系,如叔叔、表哥或姨妈;能为大人分担忧愁;看过爸爸刮胡子;……
七十多条无法一一列举。可是这一清单是否能给我们的幼儿教育提供另外一条思路?我们是否能意识到有比认字和做数学题更重要的教育内容呢?
惊喜:一所部队大院里的幼儿园
连续参观这些幼儿园后,德国专家感到意外惊喜的是一所部队大院里的幼儿园。艾博士对这个幼儿园的最初好感来自一些所见的细节。
“刚进门我们就被拉住照集体像。刚好几个四岁的小姑娘蹦蹦跳跳路过,便被老师招呼过来一同参加。照完后孩子们并没有被立即命令回班去,而是随意地跟着客人往前走。”
在去办公室的路上,走廊里迎面走来三个孩字,手拉着手。园长很自然地将孩子叫到跟前,像介绍战友似地把他们的大名报给我们;
橱窗里照样挂着孩子们的画。但这里没有其他幼儿园常见的统一题目、统一手法的成人模仿品。相反,孩子们画里的内容极富想像力。其中不乏幼稚拙劣手笔的,但仍然被挂在最显眼的位置。
最让艾博士认同的是孩子们做手工用的材料的多样化。教师办公室同时也是一间手工作品陈列室。制作者竟然都是孩子。虽然有的内容使我们感到一些陌生,比如坦克,红旗或者导弹,但是制作材料真可谓丰富多彩,有木料,棉布,易拉罐……教师津津有味地向我们介绍那些巧妙而有趣的制作技术,言谈中充满了风趣和自豪。
楼梯口的拐弯处被开发成一个小小的美发廊。是孩子们把洗菜用的筛子制成了烫发帽。此外,梳辫子用的蝴蝶结,吹风机,刮胡子刀,烫发卷,玲琅满目的东西都来自孩子的小手。不难想象,当孩子们在这个成人社会的模拟场所里,实践着与他人协调合作的工作时,将会产生多么大的乐趣!赵远虹补充说,尽管类似的活动角落也许在其他幼儿园里也可以找到,但这个幼儿园给德国专家的感觉非常不一般。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老师与孩子共同进行的专题研究。而研究的题目来自孩子自己的生活。比如有一个专题研究是关于“鞋”的。为什么要研究“鞋”,有两件事引起了老师的注意。一是每当假期结束,孩子们回到幼儿园时脚上往往穿着都是新鞋,开学第一天的话题总是围绕着鞋子转来转去。
第二件事来自负责擦地的阿姨。她总抱怨说,刚刚擦过的地总有孩子跑上去踏上鞋印,乐此不疲。原来是鞋底上的不同花纹引起孩子们的极大好奇心。于是关于鞋的专题活动就此展开:大家开始讨论左脚与右脚的不同,然后老师领着孩子们上街采访修鞋人,进鞋店采访售货员阿姨,询问鞋的种类和用途,等等。“凡是做孩子感兴趣的事情,肯定能够成功。”这是该幼儿园老师们的信条。艾博士评价说,在这里她终于找到了知音,因为他们的教育始终都是以孩子为本。
孩子如同花钱买的商品,等着升值
针对目前中国幼儿教育的误区,赵远虹特别指出,幼儿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应该回归到关注孩子身心健康这个层面,而不是随意拔高。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教育纯洁性的问题。赵远虹说,现在很多中国小孩的教育都是用钱堆出来的。对父母而言,孩子教育如同是花钱购买的商品,还要等着升值,这对孩子来说压力太大了。
赵远虹提醒中国的父母千万不要迷信所谓的从国外回来的专家,这与国际接轨无关。艾博士走访完这些幼儿园后感叹道:中国的孩子是世界上最累的,他们的生态环境是最不宽松的。艾博士呼吁教育工作者尽快给中国的儿童松绑。
(实习编辑:张曼)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