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 > 心闻快报(废弃)

节日特稿--父亲节快乐!

2010-04-26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据说,选定6月过父亲节是因为6月的阳光是一年之中最炽热的,象征了父亲给予子女的那火热的爱。父亲像是一颗树,总是不言不语,却让他枝叶繁茂的坚实臂膀为树下的我们遮风挡雨、制造荫凉。岁月如指间的流水一样滑过,不觉间我们已长大,而树却渐渐老去,甚至新发的树叶都不再充满生机。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的节日,让我们由衷的说一声:父亲节快乐!-psytopic.com

  关于父亲节:人们在庆祝母亲节的同时,并没有忘记父亲的功绩。1909年就开始有入建议确定父亲节。1910年6 月,人们庆祝了第一个父亲节。当时,凡是父亲已故的人都佩戴一朵白玫瑰,父亲在世的人则佩戴红玫瑰。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但是开始时父亲节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有的地方用蒲公英作为父亲节的象征,有的地方则用衬有一片绿叶的白丁香作为父亲节的象征。直到1934年6月,美国国会才统一规定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父亲节。

  推荐散文:

  尴尬的角色——父亲

  一部电影《千里走单骑》,一部电视剧《我们的父亲》,立意都是在颂扬一种伟大的情感———父爱。但是展现在我们面前更多的却是父亲这一角色的尴尬与无奈。那个日本父亲,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又千里迢迢地跑到一个偏远的山区去拍摄那个在中国都无人看的傩戏《千里走单骑》,为的是完成儿子的心愿。其实,儿子并不很看重,只不过随便一说罢了,他却千难万难地在异国他乡为此奔波。

  甚至给人下跪。令人感慨的是,他跟儿子的关系并不是很好,儿子甚至都拒绝跟他见面。《我们的父亲》中那个农民父亲总是千方百计地想为儿女们做点事,想帮忙,结果却总是出错,帮了倒忙,招来的总是埋怨,他却无怨无悔不顾一切,拼上老命地努力。直到最后生命结束。

  父亲,这是一个非常尴尬的角色。当儿子还小的时候,他充当的是导师与统治者的双重身份。而当儿子渐渐长大的时候,他就不得不变换自己的身份了。父亲在儿子年幼时,他是凭着力量和权威让儿子敬佩的,我们都会记得小时候自己对父亲某次表现出来的神力吃惊得目瞪口呆。

  父亲的知识也让我们佩服,在孩子的眼里,父亲几乎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渐渐,我们的身体壮大起来,肌肉膨胀起来,父亲当年拿得起的重物我们也轻而易举地拿了起来。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知识飞速前进,很快就把父亲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差不多刚读完中学,在很多方面就已经超过了父亲,而父亲还在原地不动。于是,我们对父亲当年教导我们的知识开始怀疑,甚至于反感起来。

  终于,当一个孩子在十六七岁的时候就彻底不买父亲的账了。逆反心理既有生理方面也有文化方面的原因。这时候的统治者日子就不好过了。已经习惯了发号施令,忽然一夜之间不灵了,他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了这种变化。

  流年似水,花开花落,我们也到了当父亲的年龄了。当年我们反抗父亲时义无反顾,如今轮到自己被儿子反抗时却是苦涩难言。我还不是一个农民父亲,好赖也算是一个作家,但是仅仅就电脑知识方面我就属于“朽木不可雕也”一类的,任是虚心也让他们不屑于一教。

  儿子不仅仅是不再佩服你,而且只要是你教导他的,他都会用一种毫不犹豫的反对态度去对待。我有两个儿子,他们最不佩服的中国作家就是我,他们不仅不读我的书,而且凡是我推荐的书他们都会持一种不屑一顾的态度,以至许多优秀的书因我而蒙难。

  去年发生了一个奇怪的案件,一个人在夜晚被人抢劫,还打成重伤,公安机关侦查,发现抢劫并打伤他的竟然是这个人十七岁的儿子。儿子迷恋上网,要钱父亲不给,于是就装成蒙面大盗进行抢劫,父亲还年轻,当然要反抗,于是就厮打起来,一失手,儿子重伤了父亲。这就可以看作二十一世纪的父权革命者。父亲的尴尬在这里:开头要求公安机关破案严惩凶手的是他,后来要求公安机关放人的仍然是他。他不能因为钱而把儿子送进监狱。

  父与子这种尴尬的关系很少有人提到,更多的是父子情深,即使说起两者的矛盾也都是封建与革命,先进与落后的矛盾。现实生活中这种尴尬关系却是满眼都是。就我身边来说,我和儿子的关系尴尬,而父亲和我的关系也是同样,我的祖父和父亲关系更是紧张。

  如果说我们这是家族遗传,那么我的岳父和儿子的关系也是别扭了一辈子。在我的朋友和同事里我认真地数了一次,父子别扭的比比皆是,父子之间相处融洽的很少。当然也有融洽的父子,像葛优和他的父亲葛存壮那样,但那是极少数。

  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永远都是双方各不相让,只要一方相让就会使冲突消失。父子之间的冲突特殊,永远都是一方不断地退让,一方不断地进攻。退让的一方永远是父亲,进攻的一方永远是儿子。这种冲突直到父亲实在不能动,甚至直到死那天才结束。

  原因其实简单:儿子是父亲生命的全部意义,父亲却不可能是儿子生命的全部意义。那个日本父亲,儿子甚至都不让他进病房探视,他却要漂洋过海为儿子的一句话去奔波;这个中国父亲,演的本来是一部喜剧,可是他那种为儿女执着的牺牲常常让人流下眼泪。父亲最悲惨的结局发生在猴群里,当猴王父亲年老体衰之后,它就会被它的儿子赶出猴群悲惨地死去。人当然不是猴子,但儿子们也会希望父亲在年老体衰时退出自己的世界。

  父子之间这种尴尬的关系,最深层的原因还是弗洛伊德那老头发现的“恋母仇父情结”,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我们人类身上还保留了许多原始性的东西,尽管我们已经高度文明。承认这件事的本身就让我们这些高贵文明的人类很尴尬。

  孩子常与父亲交往更聪明

  父亲与孩子交往能使孩子在处事上主动、自信和积极进取。父亲常为孩子提供直接探索的机会,让孩子更广泛地认识自然、社会,学到更广阔的知识。

  美国医学专家海兹灵顿研究指出,孩子缺少父爱会阻碍认知发展,父母离异而缺少父爱的孩子,其认知能力和完整家庭孩子差异明显。心理学家麦克·闵尼指出,一天中与父爱接触不少于2小时的孩子,比那些一星期内接触不到6小时者,智商更高。大量研究资料显示,与父亲接触少的孩子,体重、身高、动作等方面的发展速度都要落后于与父亲接触多的孩子。

  与父亲交往的力量如此之大,作为父亲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工作再忙,任务再重,也必须每天抽1~2小时与孩子交往,一起游戏,一起玩耍,同时父亲要在孩子有进步时多表扬,多鼓励,平时多抱抱孩子,多亲吻、抚摸孩子,使他有更多的安全感。父亲要尽量满足孩子的求知欲,要与孩子进行感情沟通,要以身作则,通过讲道理,让孩子懂得如何做人。通过父婴交往,使孩子成为体质健壮、智力发达、情绪愉快、活泼开朗的新一代。

(实习编辑:张曼)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