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曾以跳蚤为对象,进行了一项科学实验。具体做法是:将跳蚤放在桌子上,一拍桌子,它就弹射而起,每一次的高度都在身高的100倍以上。紧接着,专家把跳蚤放在一个玻璃罩中,让它每跳一次就撞一下玻璃罩。接连尝试多次,跳蚤自然而然地接受了限制,从而将跳起的高度降到了玻璃罩以下。
然后,专家逐步降低玻璃罩的高度,跳蚤在一次次的碰壁后,都会主动改变弹跳的高度,以适应所处的环境。最后,玻璃罩降低到接近桌面,跳蚤就无法再跳了。当专家把玻璃罩移开时,再拍桌子,跳蚤就不会起跳了。对于跳蚤作出的这种反应,可以称之为自我限制,也不妨叫做玻璃罩现象。
另一项试验,也能说明同样的道理。专家用一块透明的挡板把水族箱从中间隔开,将一条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分别放在两侧。见到那些游动的小鱼,鳄鱼毫不犹豫地发起进攻,结果未能如愿。
转瞬之间,鳄鱼又发起更猛烈的进攻,以致撞得头破血流,就这样,一次次地出击,一次次地碰壁,直到彻底绝望,那条鳄鱼便停止了尝试。这个时候,专家把挡板抽掉,鳄鱼依旧一动不动。眼看着小鱼在眼皮底下游来游去,它像失去知觉似的潜伏在那里,直到饿死也没再发起攻击。这也是一种自我限制,也可以称之为透明挡板现象。
两项试验有异曲同工之妙,分别印证了一个道理。就是人的潜意识会形成一个玻璃罩,抑或一块透明挡板。由于曾经碰到过玻璃罩,或撞到过透明板,便放弃了至关重要的尝试。本来可以有所作为,却未能达到应有的高度,乃至错过很多可能把握的机会,实在是令人惋惜。
一场火灾突如其来,康纳不幸被烧成重伤。虽然医生全力抢救,生命脱离了危险,但他下半身却失去了知觉。出院的时候,医生悄悄地告诉他的母亲,说他这辈子离不开轮椅了。母亲非常难过,只好把痛苦埋藏在心里,每天照料康纳的起居,还定时把他带到院子里呼吸新鲜空气。
一次母亲把轮椅推到院子里,吩咐康纳自己在院子散心,就回屋干活去了。康纳抬头仰望,碧空如洗;环顾四周,是满园姹紫嫣红的春色,威风轻柔地抚摸着他。康纳的胸襟豁然开朗起来,感觉一股强烈的冲动自心底涌起:我一定要站起来。
康纳挣扎着摆脱轮椅,拖着瘫腿用双肘在草地上爬行。就那么一寸一寸匍匐,磨磨蹭蹭地移动身子,他终于移到了栅栏边。喘息片刻,他一把抓住栅栏,竭尽全力使身子直立起来,再借助栅栏尝试横向移动。毕竟胳膊的力量不如大腿,每动一次他都累得满头大汗,他不得不停下来喘口气,然后咬紧牙关再试,直到挪到栅栏的尽头。
从这一天开始,康纳和母亲达成一种默契,每天都要扶着栅栏走路。就这么日复一日地练习,可是他的双腿还是没有感觉。然而,在康纳的心中,燃烧着重新站立起来的迫切愿望,所以他没有也不可能气馁,照样全力以赴地与命运抗争。
自从烧伤以后,康纳的下肢一直毫无知觉。这天早晨,他双手攀着栅栏向一边移动,突然感到双腿一阵锥心的疼痛。他心头为之一震,甚至怀疑那是一种错觉。他又试着挪动了两步,再次体验了那种剧烈的疼痛。伴随着一种悲壮的感觉,重新站立起来的希望已扑面而来。
自从下肢恢复知觉,康纳每天锻炼更加起劲了,效果也一天比一天明显。先是能慢慢地站起来,勉强扶着栅栏走几步,不久就可以独立行走,继而连跑步都不成问题了。生活又回到原来的轨道,康纳重返学校读书,看上去和同学没什么两样。考入大学以后,他成为学校田径队的尖子队员,付出了超人的努力,奇迹般地跑出了当时世界最好的成绩。
(实习编辑:张曼)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