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网瘾的青少年很痛苦,他们的家长更痛苦。近日,安徽淮北市一个网瘾少年的母亲给媒体发信称,七年来,他们家一直处于“战争”状态中……
因为儿子痴迷“网游”,“家庭战争”持续了整整7年:从劝说、批评、打骂,后来升级为相互动手,最终发展到彻底绝望——“儿子掐我的脖子,我也好几次想结束他的生命……”这位“网瘾孩子”的妈妈名叫耿化伟,安徽省淮北市铁路系统一名职工,42岁的她,头发已经花白。2009年4月,耿化伟带着16岁的儿子到某网戒中心戒除网瘾。她痛苦的“家庭战争”经历和“救救孩子”的呐喊,催人泪下,让人警醒。
耿化伟的儿子二年级前是在淮北市郊区小学上的。三年级时,为了能让他上全市重点小学,耿化伟辞去了原来优厚的工作。令她意想不到的是,一到市区,儿子就开始偷着钻电子游戏厅,那时他8岁。为此,他爸爸狠狠地教训了他,但不解决问题,他越来越沉迷。10岁时电子游戏厅不时兴了,他又开始钻网吧。打和骂开始后,儿子最初是沉默,但不认错,之后依然我行我素,从而陷入轮番批评和打骂的循环怪圈。
初一时,耿化伟发现儿子不怎么学习了,为了儿子,耿化伟又调了一次工作,干脆到单位看大门了,四班倒,有大把的时间陪儿子。耿化伟开始帮他补习。在课堂里,他的脑子乱糟糟地想“网游”,老师讲课他不听,回来后我就再给他讲一遍,监督他做作业,这样坚持到初三。
最不能忍受的是,初二时耿化伟的儿子突然个子蹿到近一米八,他开始动手了。有时候耿化伟推搡他一下,他马上就反抗,你动他一下,他就动你一下。后来,儿子的暴力倾向越来越明显。有一次在家找不到钱,他曾掐住耿化伟的脖子,把耿化伟推倒在地。因为对家长去网吧找他不满,他竟然在大街上对自己的爸爸大打出手。每次管他,他除了说一些狠话,就是摔桌子、打人、砸东西。有一次他竟对耿化伟说:“你再说,你看我敢不敢把你从四楼上推下去!”
2009年1月放寒假时,耿化伟放了三次煤气,想结束一切,都是儿子半夜三更从网吧回来以后,都是耿化伟丈夫上夜班不在家时。头两次是一样的。凌晨三四点儿子回来了,然后就蒙头大睡。耿化伟到厨房里,把煤气打开。煤气表“咔、咔”走字的声音,在寂静的冬夜里特别清晰,耿化伟赶紧关上。这样关了又开,开了又关,最后一咬牙,开!开门出去。人在绝望之中总会有一丝侥幸。耿化伟幻想也许明天儿子就变好了,但第二天,无边的失望又袭来。
曾想“谋杀”自己儿子的痛苦,像一块巨石压得我喘不过气来,让我欲哭无泪,只感到无边的孤独和无助。不能再这样过下去了,我下了最大的决心,必须把孩子从坏的环境“抢回来”。7年了!耿化伟赤手空拳跟“网游”争夺自己的孩子,感觉特别无力。太漫长,太累了!像耿化伟这样的家长很多,他们都在承受着网瘾的痛苦。谁来救救他们的孩子……
自从网游兴起以来,不知道在全国“制造”了类似耿化伟境遇的家庭。在孩子脱离“苦海”之前,全家人都深陷其中。网瘾是心病,还须心药医,那些所谓的“集中营”不过是以暴力胁迫孩子不玩游戏,不仅收效甚微,还严重摧残孩子的身心。
(实习编辑:张曼)
按疾病找